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0-25页 |
一、李攀龙及其诗歌 | 第10-12页 |
二、学界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三、选题的意义 | 第13-15页 |
(一) 李攀龙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| 第13-14页 |
(二) 对李攀龙文学作品进行语言层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| 第14-15页 |
四、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5-25页 |
(一) 诗集版本的选择 | 第15页 |
(二) 韵例分析方法 | 第15-20页 |
(三) 关于特殊韵脚字的考辨 | 第20-25页 |
第二章 李攀龙诗歌的韵系 | 第25-39页 |
一、通、江、宕、梗四摄 | 第25-27页 |
二、遇、流、果、假四摄 | 第27-30页 |
三、山、臻二摄 | 第30-34页 |
四、止、蟹二摄 | 第34-36页 |
五、深、咸二摄 | 第36-37页 |
六、效摄 | 第37页 |
七、曾摄 | 第37-39页 |
第三章 李攀龙诗歌的用韵特点 | 第39-63页 |
一、联系《广韵》同用、独用方面进行考论 | 第39-43页 |
二、联系“平水韵”进行考论 | 第43-45页 |
三、联系仿古方面进行考论 | 第45-52页 |
四、联系明代韵母系统进行考论 | 第52-63页 |
附录:韵谱 | 第63-9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6-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