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宽带阵列波束形成新方法研究
| 摘要 | 第3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| 1.1 宽带、超宽带相控阵概述 | 第9-10页 |
| 1.2 宽带、超宽带相控阵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| 1.3 本文主要工作和后续安排 | 第12-14页 |
| 第2章 超宽带相控阵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14-27页 |
| 2.1 抛物面天线与相控阵天线 | 第14-18页 |
| 2.1.1 抛物面天线 | 第15-17页 |
| 2.1.2 相控阵天线 | 第17-18页 |
| 2.2 孔径渡越 | 第18-22页 |
| 2.3 频率色散 | 第22-23页 |
| 2.4 超宽带相控阵波束形成 | 第23-27页 |
| 2.4.1 孔径渡越现象仿真 | 第24-25页 |
| 2.4.2 频率色散现象仿真 | 第25-27页 |
| 第3章 实现宽带相控阵的几种方法 | 第27-39页 |
| 3.1 门电路延时相控阵 | 第27-28页 |
| 3.2 光纤延时相控阵 | 第28-33页 |
| 3.2.1 光纤实时延迟线延时原理 | 第28-29页 |
| 3.2.2 光纤实时延迟方法 | 第29-32页 |
| 3.2.3 光纤延时在相控阵雷达中的应用 | 第32-33页 |
| 3.3 子带处理 | 第33-36页 |
| 3.3.1 子带处理简介 | 第33-34页 |
| 3.3.2 子带处理 | 第34-36页 |
| 3.4 真延时时控阵 | 第36-39页 |
| 3.4.1 真延时时控阵原理 | 第36页 |
| 3.4.2 真延时时控阵仿真 | 第36-39页 |
| 第4章 超宽带时控阵雷达 | 第39-50页 |
| 4.1 超宽带时控阵简介 | 第39-40页 |
| 4.2 超宽带时控阵应用 | 第40-41页 |
| 4.3 超宽带到达角估计方法 | 第41-45页 |
| 4.3.1 经典到达角估计方法 | 第41-45页 |
| 4.4 基于真延时的超宽带到达角估计方法 | 第45-50页 |
| 4.4.1 基于真延时的超宽带DOA估计理论模型 | 第45-48页 |
| 4.4.2 基于真延时的超宽带DOA估计仿真 | 第48-50页 |
| 第5章 时控阵麦克风阵列 | 第50-66页 |
| 5.1 麦克风阵列简介 | 第50-52页 |
| 5.2 麦克风阵列应用 | 第52-56页 |
| 5.3 麦克风时控阵波束形成方法 | 第56-59页 |
| 5.3.1 麦克风时控阵信号建模 | 第56-57页 |
| 5.3.2 常规波束形成算法 | 第57页 |
| 5.3.3 最佳波束形成算法 | 第57-58页 |
| 5.3.4 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| 第58-59页 |
| 5.4 波束形成算法仿真 | 第59-66页 |
| 5.4.1 仿真参数 | 第59-60页 |
| 5.4.2 常规波束形成算法仿真 | 第60-62页 |
| 5.4.3 LCMP自适波束形成算法仿真 | 第62-64页 |
| 5.4.4 GSC波束形成算法仿真 | 第64-66页 |
|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6-68页 |
| 6.1 总结 | 第66页 |
| 6.2 展望 | 第66-6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| 致谢 | 第72-73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