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计算机网络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

Web2.0环境下促进隐性知识建构的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1章 绪论第8-18页
   ·问题提出的背景第8-10页
     ·知识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第8页
     ·Web2.0技术与理念的迅速发展与普及第8-9页
     ·目前大学生隐性知识传递存在诸多问题第9-10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10-15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关于隐性知识建构的研究现状分析第10-14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基于Web2.0的知识管理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·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5页
   ·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·研究的意义第16页
   ·论文的框架第16-18页
第2章 相关问题研究第18-32页
   ·知识管理相关研究第18-22页
     ·知识的概念与分类第18-19页
     ·隐性知识含义、基本特征及分类第19-22页
   ·Web2.0相关研究第22-27页
     ·Web2.0与Web1.0的比较第23-24页
     ·Web2.0的核心理念第24-25页
     ·Web2.0的典型技术及教育应用第25-27页
   ·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7-32页
     ·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分布式认知理论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情境学习理论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学习共同体第30-32页
第3章 Web2.0环境下促进隐性知识建构的应用模式研究第32-43页
   ·Web2.0与促进隐性知识建构的整合分析第32-37页
     ·隐性知识建构的难点与障碍第32页
     ·隐性知识建构的方法与对策第32-34页
     ·Web2.0相关技术对隐性知识建构的技术支撑第34-37页
   ·思路与原则第37-39页
   ·Web2.0环境下促进隐性知识建构的教学应用模型设计第39-40页
   ·Web2.0环境下促进隐性知识建构的学习活动流程设计第40-43页
第4章 Web2.0环境下大学生隐性知识建构平台设计与构建第43-56页
   ·平台的需求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·设计原则第44页
   ·Web2.0环境下促进隐性知识建构的网络学习平台的特征第44-45页
   ·平台的构建第45-56页
     ·平台体系结构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功能模块设计第46-48页
     ·平台的开发实现第48-49页
     ·平台的选择第49页
     ·功能实现第49-56页
第5章 Web2.0环境下促进隐性知识建构学习平台的验证第56-68页
   ·研究设计第56-57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56页
     ·实验假设第56页
     ·实验干扰变量的控制第56页
     ·实验设计第56-57页
   ·研究准备第57-58页
     ·隐性知识水平前测第57-58页
     ·隐性知识相关知识和平台应用培训第58页
   ·平台应用第58-59页
     ·注册人数及发帖总数第58页
     ·案例分析——兴趣小组主页的制作第58-59页
   ·应用效果分析第59-68页
     ·平台认可度及有效性调查第59-63页
     ·隐性知识后测及分析第63-67页
     ·平台应用总结与反思第67-68页
第6章 总结与展望第68-69页
   ·研究结论第68页
   ·研究贡献第68页
   ·研究局限与展望第68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1页
附录1 大学生隐性知识现状调查问卷第71-72页
附录2 知识建构网络学习平台效果调查问卷第72-74页
附录3 网页作品评价指标第74-75页
附录4 与大学生个人发展相关的隐性知识水平评价指标第75-78页
致谢第78-79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Deep web中基于领域知识的接口集成
下一篇:基于QoS的可信Web服务组合及其相关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