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输配电工程、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--电力系统的调度、管理、通信论文

基于需求响应的大用户负荷调度及效益分析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1.4 本文研究内容第12-14页
第二章 电力需求响应的相关理论研究第14-24页
    2.1 电力需求响应的概念第14-15页
    2.2 需求响应的分类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基于激励的DR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基于价格的DR第16-17页
    2.3 需求响应技术支持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先进计量技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远程通信技术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智能控制技术第20页
    2.4 电力需求侧响应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分析第20-23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3-24页
第三章 分时电价下的高耗能企业负荷调度第24-33页
    3.1 分时电价第24页
    3.2 问题描述第24-25页
    3.3 负荷转移建模与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负荷转移建模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第26-27页
    3.4 算例分析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实例数据和参数设定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9-32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四章 需求响应下高耗能企业新能源微网的效益分析第33-48页
    4.1 微网系统第33页
    4.2 微网的元件模型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风力发电机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蓄电池储能单元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变流器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电网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燃气轮机第36-38页
    4.3 基于HOMER的高耗能企业新能源微网建模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含风电的高耗能企业新能源微网供电模型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微网运行约束条件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基于HOMER的经济效益分析建模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基于HOMER的经济效益分析建模第40页
    4.4 算例分析第40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仿真场景定义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高耗能企业参与需求响应的经济效益评估第45-46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6-48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48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附录 个人简历、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加拿大动画史—实验动画艺术与技术的研究
下一篇:人造皮草的研发与应用—环保理念下的人造皮草服饰研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