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5页 | 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 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4页 | 
| 1.1 手性的简介 | 第10-11页 | 
| 1.1.1 手性药物的概述 | 第10页 | 
| 1.1.2 手性识别机理 | 第10-11页 | 
| 1.1.3 手性拆分方法 | 第11页 | 
| 1.2 荧光技术 | 第11-21页 | 
| 1.2.1 荧光发光机理 | 第11-12页 | 
| 1.2.2 荧光标记技术 | 第12-13页 | 
| 1.2.3 荧光材料种类 | 第13-16页 | 
| 1.2.4 荧光分子探针简介 | 第16-20页 | 
| 1.2.5 蒽及其衍生物的简介 | 第20-21页 | 
| 1.3 席夫碱的简介 | 第21-22页 | 
| 1.3.1 席夫碱概述 | 第21-22页 | 
| 1.3.2 席夫碱的应用 | 第22页 | 
| 1.4 微凝胶的简介 | 第22-23页 | 
| 1.4.1 微凝胶的概述 | 第22-23页 | 
| 1.4.2 微凝胶的分类 | 第23页 | 
| 1.5 本课题的设想和主要研究工作 | 第23-24页 | 
| 第二章 基于9-蒽醛的手性荧光探针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| 第24-50页 | 
| 2.1 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24-26页 | 
| 2.1.1 实验试剂 | 第24-25页 | 
| 2.1.2 实验仪器 | 第25-26页 | 
| 2.2 手性荧光单体的制及性能研究 | 第26-29页 | 
| 2.2.1 D/L-phe甲酯盐酸盐的制备 | 第26页 | 
| 2.2.2 D/L型手性荧光席夫碱的制备 | 第26-27页 | 
| 2.2.3 红外光谱分析(FT-IR) | 第27页 | 
| 2.2.4 核磁光谱分析(NMR) | 第27页 | 
| 2.2.5 质谱分析 | 第27-28页 | 
| 2.2.6 元素分析 | 第28页 | 
| 2.2.7 荧光与紫外光谱分析 | 第28-29页 | 
| 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9-49页 | 
| 2.3.1 目标物的合成目的 | 第29页 | 
| 2.3.2 D/L型手性荧光席夫碱的红外分析 | 第29-30页 | 
| 2.3.3 D/L型手性荧光席夫碱的H~1NMR外分析 | 第30-31页 | 
| 2.3.4 D/L型手性荧光席夫碱的质谱分析探究 | 第31-35页 | 
| 2.3.5 D/L型手性荧光席夫碱的元素分析探究 | 第35-36页 | 
| 2.3.6 D/L型手性荧光席夫碱的荧光分析探究 | 第36-49页 | 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 
| 第三章 手性荧光探针的金属配合物制备及性能研究 | 第50-74页 | 
| 3.1 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50-52页 | 
| 3.1.1 实验试剂 | 第50-51页 | 
| 3.1.2 实验仪器 | 第51-52页 | 
| 3.2 手性荧光探针的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| 第52-53页 | 
| 3.2.1 金属配合物的制备 | 第52页 | 
| 3.2.2 外光谱分析(FT-IR) | 第52页 | 
| 3.2.3 质谱分析 | 第52-53页 | 
| 3.2.4 元素分析 | 第53页 | 
| 3.2.5 荧光与紫外光谱检测 | 第53页 | 
| 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3-73页 | 
| 3.3.1 目标物的合成目的 | 第53页 | 
| 3.3.2 L型席夫配合物红外光谱分析 | 第53-54页 | 
| 3.3.3 L型席夫碱钡离子配合物的质谱分析探究 | 第54-58页 | 
| 3.3.4 L型席夫碱钡离子配合物的元素分析探究 | 第58-59页 | 
| 3.3.5 L型席夫碱钡离子配合物的荧光分析探究 | 第59-61页 | 
| 3.3.6 L型席夫碱铜离子配合物的荧光与紫外分析探究 | 第61-67页 | 
| 3.3.7 L型席夫碱三价铁离子配合物的荧光与紫外分析探究 | 第67-71页 | 
| 3.3.8 L型席夫碱锌离子配合物的荧光分析探究 | 第71-73页 | 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 
| 第四章 环境温敏L型手性荧光席夫碱微凝胶的制备与研究 | 第74-90页 | 
| 4.1 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74-76页 | 
| 4.1.1 实验试剂 | 第74-75页 | 
| 4.1.2 实验仪器 | 第75-76页 | 
| 4.2 环境温敏L型手性荧光席夫碱微凝胶制备及性能研究 | 第76-78页 | 
| 4.2.1 微凝胶的制备 | 第76-77页 | 
| 4.2.2 浊度分析 | 第77页 | 
| 4.2.3 场发射电子显微镜分析(FE-SEM) | 第77页 | 
| 4.2.4 红外光谱分析(FT-IR) | 第77页 | 
| 4.2.5 接触角分析 | 第77页 | 
| 4.2.6 荧光与紫外光谱检测 | 第77页 | 
| 4.2.7 吸附动力学测试 | 第77-78页 | 
| 4.2.8 等温吸附研究 | 第78页 | 
| 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78-88页 | 
| 4.3.1 目标物的合成目的 | 第78-79页 | 
| 4.3.2 环境温敏L型手性席夫碱微凝胶浊度分析探究 | 第79页 | 
| 4.3.3 环境温敏L型手性席夫碱微凝胶电镜形貌探究 | 第79-80页 | 
| 4.3.4 环境温敏L型手性席夫碱微凝胶红外分析探究 | 第80-81页 | 
| 4.3.5 环境温敏L型手性席夫碱微凝胶荧光与紫外分析探究 | 第81-83页 | 
| 4.3.6 环境温敏L型手性席夫碱微凝胶接触角分析探究 | 第83页 | 
| 4.3.7 环境温敏L型手性席夫碱微凝胶吸附苯丙氨酸动力学的探究 | 第83-87页 | 
| 4.3.8 环境温敏L型手性席夫碱微凝胶苯丙氨酸的等温吸附探究 | 第87-88页 | 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88-90页 | 
| 第五章 全文总结 | 第90-92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92-100页 | 
|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 | 第100-102页 | 
| 致谢 | 第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