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高校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调查
|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| 第1-7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7-10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10-14页 |
| 前言 | 第14-15页 |
| 1 材料和方法 | 第15-18页 |
| ·资料收集 | 第15页 |
| ·主要试剂和设备 | 第15-16页 |
| ·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 | 第16页 |
| ·血糖和血脂的测定 | 第16页 |
| ·血清生化标志物的测定 | 第16-17页 |
| ·血清Hs-CRP 的测定 | 第16页 |
| ·血清MMP-9 的测定 | 第16-17页 |
| ·颈动脉彩超检查 | 第17页 |
| ·检查前的准备 | 第17页 |
| ·检查方法及内容 | 第17页 |
| ·分组标准 | 第17页 |
| ·统计学分析 | 第17-18页 |
| 2 结果 | 第18-25页 |
| ·CAS 的患病概况 | 第18-19页 |
| ·CAS 组与正常组各因素之间的差异 | 第19-20页 |
| ·与CAS 相关的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 | 第20页 |
| ·危险因素的数量与CAS 的关系 | 第20-21页 |
| ·易损斑块组、稳定斑块组与正常组各因素之间的差异 | 第21-22页 |
| ·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 | 第22-23页 |
| ·IMT 与Hs-CRP 及MMP-9 的关系 | 第23-25页 |
| 3 讨论 | 第25-29页 |
| ·CAS 的流行病学调查 | 第25-26页 |
| ·CAS 病变程度与血清生化标志物的关系 | 第26-28页 |
| ·小结 | 第28-29页 |
| 全文总结 | 第29-3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0-33页 |
| 附图 | 第33-36页 |
| 文献综述 | 第36-5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5-50页 |
| 致谢 | 第50-51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