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绪论 | 第12-24页 |
第一节 花文化研究历史及现状 | 第12-16页 |
第二节 花卉赋创作与中国文人精神传统 | 第16-22页 |
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、结构框架及意义价值 | 第22-24页 |
第一章 花·赋·人——宋赋花卉书写及时代气象 | 第24-41页 |
第一节 多维度因素推动宋代繁荣咏花风气 | 第24-32页 |
第二节 "花格"确立,花卉赋写作由摹形状貌走向尚意比德 | 第32-36页 |
第三节 宋赋惜花赞花折射宋型文人心态 | 第36-41页 |
第二章 宋赋花卉书写的精神内涵 | 第41-56页 |
第一节 以物明志的风骨追求 | 第41-45页 |
第二节 人花相怜的生命体验 | 第45-49页 |
第三节 儒释道交融的思想意蕴 | 第49-56页 |
第三章 宋赋花卉书写的艺术策略 | 第56-82页 |
第一节 花之色、香、形、时、位及功用的体物视角 | 第56-66页 |
第二节 "联类不穷"的歌咏方式 | 第66-74页 |
第三节 "美人"、"君子"的志向寄托 | 第74-82页 |
第四章 由唐入宋,花卉吟咏中心的转移 | 第82-94页 |
第一节 "花王易位"——以唐宋牡丹梅花赋为中心 | 第82-88页 |
第二节 "花中双峰"——牡丹与梅花的民族性表达 | 第88-94页 |
结语 | 第94-9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6-103页 |
致谢 | 第103-10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106-107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10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