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布局论文--总体规划论文

历史地段适应性综合防灾技术标准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课题源起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与目的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相关概念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历史地段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防灾/综合防灾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标准/技术标准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适应性第14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15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文献阅读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案例分析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实地调研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5 系统分析法第16页
    1.5 技术路线第16-18页
第二章 国内外历史地段防灾标准的理论与实践第18-35页
    2.1 国外历史地段防灾标准的理论与实践第18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国外历史地段防灾标准理论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日本保存地区缓和条例的内容及特点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美国历史建筑防火规范的内容及特点第25-28页
    2.2 国内历史地段防灾标准的理论与实践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国内现行历史地段防灾技术标准体系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苏州市防灾标准内容及特点第33-34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34-35页
第三章 历史地段综合防灾的特征和内容第35-51页
    3.1 历史地段的防灾特征第35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历史地段的自身特征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历史地段的灾害特征第38-41页
    3.2 现行技术标准的内容第41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现行法律法规对历史地段防灾的要求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现行历史地段防灾标准的内容第44-48页
    3.3 现行技术标准与历史地段的不适应性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消防技术标准与历史地段的不适应性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抗震技术标准与历史地段的不适应性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气象灾害技术标准与历史地段的不适应性第50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四章 历史地段适应性防灾技术标准研究第51-63页
    4.1 历史地段适应性消防标准第51-61页
    4.2 历史地段适应性抗震标准第61-62页
    4.3 历史地段适应性气象灾害标准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防洪标准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防雷标准第62-63页
第五章 五大道历史街区适应性防灾技术标准研究第63-73页
    5.1 五大道综述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街区概述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常见安全风险第64-66页
    5.2 五大道历史街区适应性防灾标准研究第66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消防标准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疏散标准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雨涝标准第71-72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72-73页
第六章 结语第73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76页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76-77页
致谢第77-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天津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及影响因素研究
下一篇:基于低影响开发的海绵街区规划设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