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地方金融事业论文

区域金融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--以长三角为例

致谢第1-6页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11页
1 导论第11-16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·金融结构的含义与表现形式第11-12页
   ·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2-14页
   ·本文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14-16页
2 相关文献综述第16-23页
   ·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第16-19页
     ·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第16-18页
     ·国内学者研究成果第18-19页
   ·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第19-21页
     ·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国内学者研究成果第20-21页
   ·文献述评第21-23页
3 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运作机理研究第23-33页
   ·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第23-26页
     ·金融功能观角度第23-24页
     ·经济增长理论角度第24-25页
     ·金融深化理论角度第25-26页
   ·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第26-31页
     ·促进资本形成和扩张第27-29页
     ·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第30-31页
   ·对代表性国家金融结构的比较第31-33页
4 区域金融结构多层次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3-47页
   ·金融结构决定模型第33-35页
   ·区域金融结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5-47页
     ·区域金融结构总体评价指标第35-39页
     ·金融资产结构指标第39-43页
     ·融资来源结构指标第43-44页
     ·资金投向结构指标第44-47页
5 长三角区域金融结构比较研究第47-66页
   ·金融总体结构的比较分析第47-50页
     ·江浙沪金融机构结构的静态比较第47-49页
     ·江浙沪金融相关比率的动态比较第49-50页
   ·金融资产结构的比较分析第50-59页
     ·金融资产总体结构对比第50-52页
     ·货币性资产规模对比第52-53页
     ·银行类机构效率对比第53-55页
     ·证券类资产对比第55-57页
     ·保险类资产对比第57-59页
   ·融资来源结构的比较分析第59-61页
   ·资金投向结构的比较分析第61-66页
     ·资金投向结构动态比较第61-63页
     ·江浙沪城市商业银行对比第63-66页
6 长三角区域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第66-79页
   ·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第66-67页
   ·单位根检验第67-69页
   ·Johansen协整检验第69页
   ·双对数回归模型第69-71页
   ·对浙江省回归模型的改进第71-75页
     ·冗余变量检验第72页
     ·自相关性检验第72-73页
     ·修正后的回归模型第73-74页
     ·修正模型的拟合度检验第74页
     ·修正模型的异方差性检验第74页
     ·修正模型的自相关性检验第74-75页
   ·Granger因果检验第75-77页
   ·实证结论第77-79页
7 结论与政策建议第79-88页
   ·长三角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结论分析第79-81页
     ·经济金融化程度高,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第79页
     ·金融资产发展不均衡,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差异较大第79-80页
     ·融资来源结构失衡,直接融资对经济促进作用有待提高第80-81页
     ·资金投向各有特点,浙江金融对民企支持力度最大第81页
   ·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对江浙沪金融结构的影响分析第81-83页
     ·吸引优质资源,金融集聚效应在沪凸显第82页
     ·加速资源流动,金融扩散效应惠及江浙第82-83页
     ·配合产业升级,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第83页
   ·长三角区域金融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第83-88页
     ·继续巩固银行信贷,提高间接融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水平第83-84页
     ·重点建设资本市场,增强直接融资服务地方经济的力度第84-85页
     ·稳步发展保险市场,切实保障经济健康运行第85-86页
     ·科学引导金融机构,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第86页
     ·加强区域金融联动,构建优势互补、特色各异的长三角金融圈第86-88页
参考文献第88-94页
作者简介第94页

论文共9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制造业海外投资的区位风险研究
下一篇:基于SFA的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