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冶金工业论文--炼钢论文--铸锭论文--连续铸钢、近终形铸造论文

连铸过程多相流、传热凝固及夹杂物运动捕获的研究

致谢第4-5页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1 引言第13-14页
2 文献综述第14-36页
    2.1 连铸工艺描述第14-15页
    2.2 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2.3 连铸过程流场模拟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模型的选择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电磁制动对流场的影响第17-21页
    2.4 凝固的研究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凝固研究的发展历史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相变模拟方法与固相速度的处理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网格的影响第23-26页
    2.5 液面波动的研究第26-28页
    2.6 夹杂物的运动与被坯壳捕获的研究第28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夹杂物运动模型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夹杂物在凝固前沿行为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夹杂物被坯壳捕获第32-35页
    2.7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35-36页
3 板坯电磁制动FC-Mold数值模拟研究第36-81页
    3.1 数学模型第36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基本假设与控制方程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计算区域与网格划分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边界条件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基本参数的确定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计算步骤第48-49页
    3.2 模型验证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流场数学模型验证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凝固数学模型验证第51-52页
    3.3 流场形态第52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磁场强度的影响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拉速的影响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浇铸断面的影响第58-61页
    3.4 传热与凝固第61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磁场强度的影响第61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拉速的影响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浇铸断面的影响第70-74页
    3.5 夹杂物运动、捕获去除的研究第74-79页
    3.6 小结第79-81页
4 板坯电磁制动FC-Mold工业试验研究第81-103页
    4.1 钢液面特征研究第81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钢液面流速测量第81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钢液面轮廓测量第84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液位波动数据处理第86-89页
    4.2 结晶器铜板温度测量第89-93页
    4.3 铸坯洁净度调研第93-10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表层>10 μm夹杂物第93-9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断面上夹杂物分布规律第95-10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铸坯总氧分布第101-102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102-103页
5 离心连铸过程研究第103-162页
    5.1 钢水流动过程数值模拟研究第105-12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数学模型第106-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工艺参数对流场的影响第110-12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工艺参数对夹杂物运动的影响第122-127页
    5.2 传热与凝固过程数值模拟研究第127-1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数学模型第127-13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考虑凝固对流场的影响第131-13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温度场与坯壳生长规律第133-1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气泡被凝固坯壳捕获第138-140页
    5.3 铸坯中夹杂物分布规律研究第140-1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夹杂物成分与形貌第141-1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夹杂物数密度和类型第1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夹杂物在二维空间上分布第142-1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夹杂物在三维空间上分布第143-148页
    5.4 夹杂物分布预测与验证第148-15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夹杂物被捕获条件第14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夹杂物在拉坯方向上分布第148-14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不同粒径夹杂物分布规律第149-15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夹杂物分布预测与测量验证第150-153页
    5.5 讨论第153-16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离心力对夹杂物分布的影响第153-15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硫化物分布验证第157-16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中心组织对比第160页
    5.6 小结第160-162页
6 结论和创新点第162-165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162-164页
    6.2 创新点第164-165页
参考文献第165-180页
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第180-184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84页

论文共1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链箅机—回转窑制备全赤铁矿氧化球团的关键技术研究
下一篇:304不锈钢中夹杂物的控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