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| 第11-14页 |
1.3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1页 |
1.3.2 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1-14页 |
第二章 MRI基本原理及系统组成 | 第14-24页 |
2.1 引言 | 第14页 |
2.2 MRI基本原理 | 第14-20页 |
2.2.1 NMR现象 | 第14-17页 |
2.2.2 布洛赫方程 | 第17-18页 |
2.2.3 FID信号及其检测 | 第18-19页 |
2.2.4 磁共振成像 | 第19-20页 |
2.3 MRI系统硬件组成 | 第20-23页 |
2.3.1 主磁体 | 第21-22页 |
2.3.2 梯度子系统 | 第22页 |
2.3.3 射频子系统 | 第22-23页 |
2.3.4 控制系统 | 第2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相控阵线圈技术 | 第24-40页 |
3.1 引言 | 第24页 |
3.2 线圈设计要点 | 第24-27页 |
3.2.1 信噪比 | 第24-25页 |
3.2.2 灵敏度 | 第25页 |
3.2.3 射频场均匀性 | 第25-26页 |
3.2.4 品质因数 | 第26页 |
3.2.5 填充因数 | 第26页 |
3.2.6 有效范围 | 第26-27页 |
3.3 表面线圈的数值分析和制作 | 第27-33页 |
3.4 相控阵线圈 | 第33-39页 |
3.4.1 线圈之间的耦合 | 第34-36页 |
3.4.2 去耦方法 | 第36-3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四通道相控阵膝部射频接收线圈的设计 | 第40-52页 |
4.1 引言 | 第40页 |
4.2 四通道相控阵膝部射频接收线圈的设计 | 第40-46页 |
4.2.1 相控阵线圈技术在两种MRI系统中的异同 | 第40-41页 |
4.2.2 线圈单元的性能随其与B_0场夹角的不同而变化 | 第41-44页 |
4.2.3 开放式MRI系统中四通道相控阵膝部射频接收线圈的结构设计 | 第44-46页 |
4.3 原型线圈的制作 | 第46-48页 |
4.4 实验和结果 | 第48-49页 |
4.4.1 信号均匀性实验 | 第48-49页 |
4.4.2 膝关节成像实验 | 第4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9-52页 |
第五章 三通道肩部射频接收线圈的设计 | 第52-60页 |
5.1 引言 | 第52页 |
5.2 三通道肩部射频接收线圈的设计 | 第52-54页 |
5.3 实验 | 第54-56页 |
5.3.1 仿真实验 | 第54-55页 |
5.3.2 水膜成像实验 | 第55-56页 |
5.4 实验结果和分析 | 第56-57页 |
5.4.1 信噪比测试 | 第56-57页 |
5.4.2 均匀性测试 | 第57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7-60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68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