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昌市居民用水智慧水务管网系统的研究与分析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9-14页 |
1.1 项目背景与问题概述 | 第9-11页 |
1.1.1 项目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问题概述 | 第9-11页 |
1.2 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 | 第11-12页 |
1.2.1 研究的意义 | 第11页 |
1.2.2 研究的重要性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的内容和主要工作 | 第12-13页 |
1.3.1 研究的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3.2 本人主要工作 | 第13页 |
1.4 论文结构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业务分析 | 第14-38页 |
2.1 业务描述 | 第14-16页 |
2.1.1 组织结构分析 | 第14-15页 |
2.1.2 业务问题概述 | 第15-16页 |
2.2 原有主要业务流程 | 第16-23页 |
2.2.1 原有压力监测流程 | 第16-18页 |
2.2.2 原有流量监测流程 | 第18-19页 |
2.2.3 原有水质监测流程 | 第19-20页 |
2.2.4 原有水温监测流程 | 第20-21页 |
2.2.5 原有调度指挥流程 | 第21-22页 |
2.2.6 原有爆管监测 | 第22页 |
2.2.7 原有泄露监测 | 第22-23页 |
2.3 主要业务流程再造 | 第23-38页 |
2.3.1 压力监测流程再造 | 第23-26页 |
2.3.2 流量监测流程再造 | 第26-28页 |
2.3.3 水质监测流程再造 | 第28-29页 |
2.3.4 水温监测再造 | 第29-31页 |
2.3.5 调度指挥流程再造 | 第31-33页 |
2.3.6 爆管监测流程再造 | 第33-36页 |
2.3.7 泄漏监测再造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功能分析 | 第38-65页 |
3.1 角色分析 | 第38-39页 |
3.2 系统用例分析 | 第39-59页 |
3.2.1 总用例图分析 | 第39-40页 |
3.2.2 子用例分析 | 第40-52页 |
3.2.2.1 压力监测管理 | 第40-42页 |
3.2.2.2 流量监测管理 | 第42-43页 |
3.2.2.3 水质监测管理 | 第43-45页 |
3.2.2.4 水温监测管理 | 第45-46页 |
3.2.2.5 调度指挥管理 | 第46-49页 |
3.2.2.6 爆管监测管理 | 第49-50页 |
3.2.2.7 泄漏监测管理 | 第50-52页 |
3.2.3 基本信息管理 | 第52-57页 |
3.2.4 系统管理 | 第57-59页 |
3.3 系统功能包图 | 第59-65页 |
3.3.1 总体功能包图 | 第59-60页 |
3.3.2 子功能包图 | 第60-65页 |
3.3.2.1 压力监测包图 | 第60页 |
3.3.2.2 流量监测包图 | 第60-61页 |
3.3.2.3 水质监测包图 | 第61-62页 |
3.3.2.4 水温监测包图 | 第62页 |
3.3.2.5 调度指挥管理包图 | 第62-63页 |
3.3.2.6 爆管分析管理包图 | 第63页 |
3.3.2.7 泄露监测管理包图 | 第63-64页 |
3.3.2.8 基本信息管理包图 | 第64页 |
3.3.2.9 系统管理包图 | 第64-65页 |
第四章 数据分析 | 第65-78页 |
4.1 功能数据分析 | 第65-70页 |
4.1.1 压力监测 | 第66页 |
4.1.2 流量监测 | 第66-67页 |
4.1.3 水质监测 | 第67页 |
4.1.4 水温监测 | 第67-68页 |
4.1.5 调度指挥管理 | 第68-69页 |
4.1.6 爆管监测管理 | 第69-70页 |
4.1.7 泄露监测管理 | 第70页 |
4.2 实体类关系分析 | 第70-71页 |
4.3 数据库表 | 第71-78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8-79页 |
5.1 总结 | 第78页 |
5.2 展望 | 第78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1页 |
致谢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