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骨干亲本主要性状鉴定及配合力分析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11-22页 |
1.1 玉米杂交育种 | 第11-14页 |
1.1.1 玉米育种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3页 |
1.1.2 玉米种质资源 | 第13-14页 |
1.2 玉米抗病育种 | 第14-16页 |
1.2.1 主要病害种类和特点 | 第14-16页 |
1.2.2 病害在不同生态区发生的特点 | 第16页 |
1.2.3 病害的综合治理 | 第16页 |
1.3 玉米抗虫育种 | 第16-17页 |
1.4 玉米分子育种 | 第17页 |
1.5 环境因子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| 第17-19页 |
1.5.1 温度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1.5.2 光照的影响 | 第18页 |
1.5.3 水分的影响 | 第18-19页 |
1.5.4 海拔的影响 | 第19页 |
1.5.5 纬度的影响 | 第19页 |
1.6 玉米配合力与杂种优势 | 第19-20页 |
1.6.1 配合力分析 | 第19-20页 |
1.6.2 杂种优势研究 | 第20页 |
1.7 玉米骨干亲本 | 第20-21页 |
1.8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1-22页 |
第2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2-32页 |
2.1 试验材料 | 第22-27页 |
2.1.1 骨干亲本 | 第22-23页 |
2.1.2 普通亲本 | 第23-26页 |
2.1.3 杂交组合 | 第26-27页 |
2.2 试验方法 | 第27页 |
2.2.1 田间设计 | 第27页 |
2.2.2 田间管理 | 第27页 |
2.3 田间性状调查与收获后性状鉴定 | 第27-31页 |
2.3.1 生育期 | 第27-28页 |
2.3.2 授粉后至收获前 | 第28页 |
2.3.3 收获时与收获后调查记载的性状 | 第28页 |
2.3.4 抗病性调查 | 第28-30页 |
2.3.5 收获取样后调查 | 第30-31页 |
2.4 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32-46页 |
3.1 玉米亲本主要农艺性状调查与鉴定 | 第32-40页 |
3.1.1 亲本自交系株高的测定 | 第32-35页 |
3.1.2 亲本自交系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| 第35-37页 |
3.1.3 亲本自交系抗病性的调查 | 第37-40页 |
3.2 玉米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调查与鉴定 | 第40-46页 |
3.2.1 杂交组合田间调查结果 | 第41-42页 |
3.2.2 杂交组合室内调查结果 | 第42-43页 |
3.2.3 配合力分析 | 第43-44页 |
3.2.4 各性状特殊配合力相关性分析 | 第44-45页 |
3.2.5 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贡献率 | 第45-46页 |
结论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