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林省轻钢住宅外围护体系构造连接技术及经济性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7页 |
1.1 引言 | 第8页 |
1.2 轻钢结构住宅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8-10页 |
1.2.1 轻钢结构住宅特点 | 第8-9页 |
1.2.2 国外发展现状 | 第9-10页 |
1.2.3 国内发展现状 | 第10页 |
1.3 钢结构外围护体系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3.1 钢结构外围护体系国外发展现状 | 第11页 |
1.3.2 钢结构外围护体系国内发展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4 钢框架外围护墙板与主体连接节点发展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5 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外围护体系设计与试验研究 | 第17-47页 |
2.1 外围护体系设计 | 第17-25页 |
2.1.1 外围护墙板设计 | 第17-18页 |
2.1.2 配套连接节点设计 | 第18-19页 |
2.1.3 外围护墙板热工性能计算 | 第19-20页 |
2.1.4 外围护墙板承载计算 | 第20-24页 |
2.1.5 配套连接节点设计 | 第24-25页 |
2.2 试验试件的设计 | 第25-28页 |
2.2.1 试验目的 | 第25页 |
2.2.2 设计外围护体系试件 | 第25-26页 |
2.2.3 对比的外围护体系试件 | 第26-27页 |
2.2.4 试验加载框架构造设计 | 第27-28页 |
2.3 试件制作 | 第28-30页 |
2.3.1 SJ试件制作 | 第28-29页 |
2.3.2 DB试件制作 | 第29-30页 |
2.3.3 加载框架制作 | 第30页 |
2.4 试验研究 | 第30-36页 |
2.4.1 测量材料力学性能 | 第30-31页 |
2.4.2 试验测量内容及数据采集方式 | 第31页 |
2.4.3 位移计、应变片布置 | 第31页 |
2.4.4 加载装置 | 第31-32页 |
2.4.5 加载方式与加载方案 | 第32-33页 |
2.4.6 试验过程 | 第33-36页 |
2.5 试验分析 | 第36-45页 |
2.5.1 滞回曲线 | 第36-37页 |
2.5.2 骨架曲线 | 第37-39页 |
2.5.3 能量耗散系数和等效粘滞阻尼系数 | 第39页 |
2.5.4 位移延性系数 | 第39-40页 |
2.5.5 刚度退化 | 第40-41页 |
2.5.6 测量点应变及相应应力值 | 第41-45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3章 有限元分析 | 第47-57页 |
3.1 ABAQUS简介 | 第47页 |
3.2 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47-52页 |
3.2.1 材料的本构模型 | 第47-49页 |
3.2.2 构件模型建立 | 第49-51页 |
3.2.3 定义接触、约束 | 第51页 |
3.2.4 荷载和边界条件 | 第51-52页 |
3.2.5 求解 | 第52页 |
3.3 ABAQUS后处理及分析 | 第52-55页 |
3.3.1 试件屈服时应力云图 | 第52-53页 |
3.3.2 试件破坏时应力云图 | 第53-55页 |
3.4 试验与软件计算结果对比 | 第55-5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4章 热工及经济性分析 | 第57-69页 |
4.1 墙体材料导热系数测定 | 第57页 |
4.1.1 导热系数测定仪器 | 第57页 |
4.1.2 测试结果及分析 | 第57页 |
4.2 对比分析采用的住宅建筑实例 | 第57-58页 |
4.3 整体热工耗能对比分析 | 第58-63页 |
4.3.1 DEST简介 | 第59页 |
4.3.2 建筑热工性能指标 | 第59-60页 |
4.3.3 热工模型建立 | 第60-62页 |
4.3.4 分析结果 | 第62-63页 |
4.4 全生命周期下的经济性对比分析 | 第63-68页 |
4.4.1 全生命周期下建筑成本影响因素 | 第63-64页 |
4.4.2 经济性对比分析 | 第64-68页 |
4.5 本章小节 | 第68-69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5.1 结论 | 第69页 |
5.2 展望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4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| 第74-75页 |
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| 第75-76页 |
致谢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