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先农业大棚30MW光伏电站电气设计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光伏发电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| 第11-13页 |
1.2.1 国内外的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未来发展趋势 | 第12-13页 |
1.3 光伏发电的分类 | 第13-14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光伏电站的设计条件 | 第16-21页 |
2.1 光伏电站概况 | 第16页 |
2.2 太阳能资源 | 第16-18页 |
2.3 场区地质情况 | 第18-19页 |
2.4 电网系统概况 | 第19-21页 |
第3章 光伏场区设计方案 | 第21-34页 |
3.1 设计范围及原则 | 第21页 |
3.1.1 设计范围 | 第21页 |
3.1.2 设计原则 | 第21页 |
3.2 光伏场区电气设计方案 | 第21-32页 |
3.2.1 光伏组件选型 | 第21-22页 |
3.2.2 光伏阵列运行方式选择 | 第22页 |
3.2.3 逆变器及直流配电设备选型 | 第22-26页 |
3.2.4 布置方案设计 | 第26-29页 |
3.2.5 光伏组件总体布置 | 第29-30页 |
3.2.6 光伏发电年上网电量的估算 | 第30-32页 |
3.3 集电线路设计 | 第32-34页 |
3.3.1 经济比较 | 第32-33页 |
3.3.2 集电线路损耗比较 | 第33-34页 |
第4章 电气一次系统设计 | 第34-51页 |
4.1 建设规模 | 第34页 |
4.2 电气主接线 | 第34-36页 |
4.2.1 基本要求 | 第34页 |
4.2.2 220kV和 35kV主接线方案比选 | 第34-36页 |
4.2.3 站用 380/220V电气接线 | 第36页 |
4.3 短路电流水平 | 第36-38页 |
4.4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 | 第38-45页 |
4.4.1 主变压器的选择 | 第40页 |
4.4.2 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的选择及校验 | 第40-41页 |
4.4.3 避雷器的选择 | 第41-42页 |
4.4.4 35kV配电装置的选择 | 第42-44页 |
4.4.5 导体与电力电缆选择 | 第44页 |
4.4.6 设备接地方式 | 第44-45页 |
4.5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 | 第45-48页 |
4.5.1 全场防雷保护和电气设备过电压保护 | 第45-46页 |
4.5.2 全场接地保护 | 第46-48页 |
4.6 电气设备布置 | 第48-51页 |
4.6.1 升压站配电装置布置 | 第48-50页 |
4.6.2 电缆敷设方式 | 第50-51页 |
第5章 电气二次系统设计 | 第51-59页 |
5.1 概述 | 第51页 |
5.2 直流及交流不间断电源 | 第51-54页 |
5.2.1 直流电源系统 | 第51-54页 |
5.2.2 交流不停电系统 | 第54页 |
5.3 智能化系统 | 第54-56页 |
5.3.1 升压站智能化系统 | 第54-55页 |
5.3.2 光伏场区智能化系统 | 第55-56页 |
5.4 继电保护系统设计 | 第56-59页 |
5.4.1 主变压器保护 | 第56-57页 |
5.4.2 35kV进线和母线保护 | 第57-58页 |
5.4.3 光伏发电设备电气保护 | 第58-59页 |
第6章 总结 | 第59-61页 |
6.1 结论 | 第59-60页 |
6.2 展望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