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应力锚索格构梁加固边坡的优化设计及安全系数计算
致谢 | 第1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目录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·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·课题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·边坡稳定分析 | 第13-14页 |
·边坡加固技术 | 第14-16页 |
·预应力锚索格构梁研究现状及不足 | 第16-18页 |
·预应力锚索格构梁的加固机理 | 第16页 |
·预应力锚索格构梁计算方法 | 第16-18页 |
·预应力锚索格构梁研究的不足 | 第18页 |
·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格构梁内力计算 | 第20-45页 |
·引言 | 第20页 |
·控制方程及其求解过程 | 第20-23页 |
·无限长地基梁的计算 | 第23-26页 |
·半无限长梁的计算 | 第26-30页 |
·短梁的计算 | 第30-36页 |
·无载段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| 第31-33页 |
·集中力作用下梁的内力位移计算 | 第33-36页 |
·工程实例计算 | 第36-38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36-37页 |
·参数G的取值 | 第37页 |
·计算结果 | 第37-38页 |
·各参数对格构梁内力的研究分析 | 第38-44页 |
·抗弯刚度EI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·参数k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·参数G影响 | 第42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三章 锚索间距及格构梁悬臂段长度的合理范围 | 第45-62页 |
·引言 | 第45页 |
·计算模型 | 第45-46页 |
·锚索间距B的确定 | 第46-54页 |
·锚索间距B上限值的确定 | 第46-49页 |
·锚索间距B下限值的确定 | 第49-53页 |
·本节小结 | 第53-54页 |
·格构梁悬臂段长度的确定 | 第54-61页 |
·悬臂段长度H的确定 | 第54-61页 |
·本节小结 | 第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四章 锚索格构梁产生的附加应力计算 | 第62-72页 |
·引言 | 第62-63页 |
·锚索格构梁引起的坡体内附加应力及位移解 | 第63-66页 |
·计算模型 | 第63页 |
·锚索预应力垂直坡面的分力引起的附加应力 | 第63-64页 |
·锚索预应力平行坡面的分力引起的附加应力 | 第64-65页 |
·锚索格构梁产生的位移的解 | 第65-66页 |
·加固后边坡体内应力分析 | 第66-69页 |
·理论计算值与有限元值的比较 | 第69-7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第五章 边坡安全系数计算 | 第72-80页 |
·引言 | 第72页 |
·现有的锚索格构梁加固边坡安全系数计算公式 | 第72-74页 |
·基于Fellenius条分法的边坡安全系数 | 第72-73页 |
·基于Bishop条分法的边坡安全系数 | 第73-74页 |
·考虑格构梁扩散作用的边坡安全系数计算公式推导 | 第74-77页 |
·基于Fellenius条分法的改进边坡计算公式 | 第74-75页 |
·基于Bishop条分法的改进边坡计算公式 | 第75-77页 |
·工程实例计算 | 第77-79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77页 |
·有限元模拟 | 第77-78页 |
·利用Bishop改进方法计算 | 第78-79页 |
·本节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80-82页 |
·本文主要结论 | 第80页 |
·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 | 第80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6页 |
附录:作者简历及发表的主要论文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