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提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引言 | 第8-9页 |
| 资料和方法 | 第9-14页 |
| 1.研究对象 | 第9页 |
| 2.病例选择标准 | 第9-11页 |
| ·西医诊断标准 | 第9-10页 |
| ·中医辨证标准 | 第10页 |
| ·纳入标准 | 第10页 |
| ·排除标准 | 第10页 |
| ·剔除、脱落、终止试验标准 | 第10-11页 |
| 3.治疗方案 | 第11页 |
| ·随机化方法 | 第11页 |
| ·用药方法 | 第11页 |
| 4.观察指标 | 第11-13页 |
| ·安全性指标 | 第11-12页 |
| ·疗效性指标 | 第12页 |
| ·疗效判定标准 | 第12-13页 |
| 5.统计学处理 | 第13-14页 |
| 结果 | 第14-18页 |
| 1.两组治疗前基本信息比较 | 第14页 |
| 2.实验室血脂指标的变化 | 第14-15页 |
| 3.载脂蛋白A1、载脂蛋白B、二者之比及LP(A)的变化 | 第15页 |
| 4.胆固醇转运相关酶类的变化 | 第15页 |
| 5.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| 第15-16页 |
| ·小时尿蛋白定量 | 第16页 |
| 7.两组的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| 第16-17页 |
| 8.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的比较 | 第17页 |
| 9.安全性情况评估 | 第17-18页 |
| 讨论 | 第18-25页 |
| 1.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| 第18-19页 |
| ·NS脂质代谢紊乱的发生机制 | 第18页 |
| ·影响NS脂质代谢紊乱的因素 | 第18-19页 |
| ·NS脂质代谢紊乱的治疗 | 第19页 |
| 2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| 第19-21页 |
| ·病因病机 | 第19-20页 |
| ·辨证论治 | 第20-21页 |
| 3 导师观点 | 第21页 |
| ·病因病机探讨 | 第21页 |
| ·治则治法 | 第21页 |
| 4 脂必泰胶囊的组方及现代药理研究 | 第21-22页 |
| ·组方特点 | 第21-22页 |
| ·中药功效及药理研究 | 第22页 |
| 5 临床疗效机理探讨 | 第22-23页 |
| ·能提高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(LDL—R)的表达 | 第23页 |
| ·可以减轻肾小球动脉硬化 | 第23页 |
| ·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| 第23页 |
| 6 本研究的意义及不足 | 第23-25页 |
| ·本研究的意义 | 第23页 |
| ·本研究的不足 | 第23-25页 |
| 结语 | 第25-2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6-30页 |
| 综述 | 第30-3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4-37页 |
| 附录 | 第37-38页 |
| 致谢 | 第38-39页 |
| 发表论文 | 第39-43页 |
| 详细摘要 | 第43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