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洋西部黄鳍金枪鱼渔业生物学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2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12-20页 |
| ·概述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8页 |
| ·印度洋黄鳍金枪鱼的叉长与纯重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| ·印度洋黄鳍金枪鱼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| 第14-15页 |
| ·估算自然死亡率的研究 | 第15-18页 |
| ·基于生活史的模型 | 第15-16页 |
| ·基于生长系数的研究 | 第16页 |
| ·基于捕食方法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| ·基于标记的研究 | 第17页 |
| ·其他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8-20页 |
|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| 第20-25页 |
| ·采样时间和区域 | 第20-21页 |
| ·生物学观测 | 第21页 |
| ·数据分析 | 第21-25页 |
| ·纯重分析 | 第21页 |
| ·叉长分析 | 第21页 |
| ·叉长间断点 | 第21-22页 |
| ·叉长-纯重关系 | 第22页 |
| ·性比分析 | 第22页 |
| ·性成熟率 | 第22页 |
| ·性腺指数 | 第22页 |
| ·初次性成熟叉长 | 第22-23页 |
| ·估算自然死亡率的模型 | 第23-25页 |
| 第三章 结果 | 第25-38页 |
| ·渔获物纯重组成 | 第25-26页 |
| ·渔获物叉长组成 | 第26-29页 |
| ·大个体和小个体组成 | 第29页 |
| ·叉长-纯重的关系 | 第29-30页 |
| ·摄食以及摄食等级 | 第30-31页 |
| ·性比 | 第31-32页 |
| ·性腺成熟度 | 第32页 |
| ·性成熟率 | 第32-33页 |
| ·性腺指数 | 第33-34页 |
| ·初次性成熟个体叉长 | 第34-35页 |
| ·自然死亡系数的估算结果 | 第35-38页 |
| 第四章 讨论 | 第38-45页 |
| ·叉长 | 第38页 |
| ·大、小群体 | 第38-39页 |
| ·叉长与纯重的关系 | 第39-41页 |
| ·性比 | 第41页 |
| ·性成熟率 | 第41-42页 |
| ·性腺指数 | 第42页 |
| ·初次性成熟叉长 | 第42页 |
| ·自然死亡率 | 第42-45页 |
| 第五章 小结 | 第45-49页 |
| ·研究小结 | 第45-47页 |
| ·渔获物的叉长和纯重组成 | 第45页 |
| ·渔获物的叉长-纯重的关系式 | 第45-46页 |
| ·渔获物摄食等级 | 第46页 |
| ·性比和性成熟率 | 第46页 |
| ·性腺成熟度和性腺指数 | 第46-47页 |
| ·初次性成熟叉长 | 第47页 |
| ·不足与展望 | 第47-4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9-57页 |
| 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