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果柑炭疽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防治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前言 | 第10-11页 |
| 1 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| ·柑橘炭疽病的病状 | 第11-12页 |
| ·叶片 | 第11页 |
| ·枝梢 | 第11页 |
| ·成熟果实 | 第11-12页 |
| ·花、果梗 | 第12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3 材料与方法 | 第14-20页 |
| ·材料 | 第14-15页 |
| ·病原菌 | 第14页 |
| ·供试果实 | 第14页 |
| ·供试培养基 | 第14-15页 |
| ·供试药剂 | 第15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15-20页 |
| ·病害症状的观察及发病率调查 | 第15-16页 |
| ·病原菌的分离、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| 第16-17页 |
| ·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 | 第17-18页 |
| ·室内毒力测定 | 第18-19页 |
| ·田间防治 | 第19-20页 |
| 4 结果与分析 | 第20-30页 |
| ·病害症状观察发及病率调查 | 第20-21页 |
| ·病害症状观察 | 第20-21页 |
| ·发病率调查 | 第21页 |
| ·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| 第21-24页 |
| ·病原菌的分离、纯化 | 第21页 |
| ·致病性测定 | 第21-22页 |
| ·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| 第22页 |
| ·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| 第22-24页 |
| ·生物学特性研究 | 第24-29页 |
| ·培养基对菌落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| ·pH值对菌落生长、产孢量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| ·不同氮源对菌落生长、产孢量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| ·不同碳源对菌落生长、产孢量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| ·温度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| 第28页 |
| ·光照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| ·病原菌的致死温度测定 | 第29页 |
| ·不同药剂对黄果柑炭疽病菌的抑菌效果 | 第29页 |
| ·田间防治 | 第29-30页 |
| 5 讨论 | 第30-32页 |
| ·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| 第30-31页 |
| ·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| 第31-32页 |
| ·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| 第32页 |
| ·田间防治 | 第32页 |
| 6 小结 | 第32-3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3-37页 |
| 致谢 | 第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