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1 文献综述 | 第9-17页 |
| ·霉菌毒素 | 第9-11页 |
| ·赭曲霉毒素A | 第9-10页 |
| ·伏马毒素B_1 | 第10-11页 |
| ·霉菌毒素检测现状 | 第11页 |
| ·仪器分析法 | 第11页 |
| ·免疫学方法 | 第11页 |
| ·核酸适配体 | 第11-14页 |
| ·核酸适配体的筛选 | 第12页 |
| ·核酸适配体的特点 | 第12-13页 |
| ·核酸适配体的应用 | 第13-14页 |
| ·核酸适配体检测霉菌毒素现状 | 第14-16页 |
| ·基于核酸适配体的检测赭曲毒素A的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·基于核酸适配体的检测伏马毒素B_1的方法 | 第15页 |
| ·国内外现状总结 | 第15-16页 |
| ·课题内容及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| 2 核酸适配体的特性研究 | 第17-24页 |
| ·试验仪器与材料 | 第17-18页 |
| ·试验仪器 | 第17页 |
| ·试验材料 | 第17-18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18-21页 |
| ·核酸适配体体外扩增试验 | 第18-19页 |
| ·核酸适配体与磁珠纳米材料的结合 | 第19-21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1-23页 |
| ·核酸适配体体外扩增试验 | 第21-22页 |
| ·核酸适配体与磁珠纳米材料的结合 | 第22-23页 |
| ·讨论 | 第23-24页 |
| 3 基于核酸适配体和胶体金的赭曲霉毒素A检测方法 | 第24-37页 |
| ·试验原理 | 第24页 |
| ·试验仪器与材料 | 第24-25页 |
| ·试验仪器 | 第24-25页 |
| ·试验材料 | 第25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25-28页 |
| ·OTA核酸适配体与胶体金的偶联 | 第25-27页 |
| ·检测线、质控线的制备 | 第27页 |
| ·试纸条的制备 | 第27页 |
| ·样品稀释液的优化 | 第27-28页 |
| ·检测OTA标准品 | 第28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8-35页 |
| ·dATP与胶体金颗粒的偶联 | 第28页 |
| ·OTA核酸适配体与dATP-胶体金的偶联 | 第28-30页 |
| ·OTA核酸适配体与胶体金最适偶联比例 | 第30-32页 |
| ·偶联最适缓冲液优化试验 | 第32页 |
| ·核酸适配体-胶体金的稳定性检测 | 第32-33页 |
| ·检测线、质控线的制备 | 第33页 |
| ·试纸条的制备 | 第33-34页 |
| ·样品稀释液的优化 | 第34-35页 |
| ·检测OTA标准品 | 第35页 |
| ·讨论 | 第35-37页 |
| 4 基于PicoGreen和核酸适配体的赭曲霉毒素A检测方法 | 第37-49页 |
| ·试验原理 | 第37页 |
| ·试验仪器与材料 | 第37-38页 |
| ·试验仪器 | 第37页 |
| ·试验材料 | 第37-38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38-41页 |
| ·PicoGreen对OTA核酸适配体形成的双链DNA的检测 | 第38页 |
| ·PicoGreen识别双链DNA的时间优化 | 第38-39页 |
| ·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荧光检测法检测OTA的灵敏度 | 第39页 |
| ·OTA核酸适配体特异性试验 | 第39页 |
| ·实际样品检测试验 | 第39-41页 |
| ·荧光检测法检测OTA核酸适配体亲和度 | 第41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41-47页 |
| ·PicoGreen对OTA核酸适配体形成的双链DNA的检测 | 第41-42页 |
| ·PicoGreen释放荧光峰值时间 | 第42页 |
| ·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荧光检测法检测OTA的灵敏度 | 第42-43页 |
| ·OTA核酸适配体特异性试验 | 第43-44页 |
| ·基于抗体的ELISA方法检测OTA标准品 | 第44-45页 |
| ·基于核酸适配体方法的回收率与两种方法的Kappa值 | 第45-46页 |
| ·荧光检测法检测OTA核酸适配体亲和度 | 第46-47页 |
| ·讨论 | 第47-49页 |
| 5 基于PicoGreen和核酸适配体的伏马毒素B_1检测方法 | 第49-56页 |
| ·试验原理 | 第49页 |
| ·试验仪器与材料 | 第49-50页 |
| ·试验仪器 | 第49页 |
| ·试验材料 | 第49-50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50-51页 |
| ·PicoGreen对FB_1核酸适配体形成的双链DNA的检测 | 第50页 |
| ·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荧光检测法检测FB_1的灵敏度 | 第50页 |
| ·FB_1核酸适配体特异性试验 | 第50页 |
| ·实际样品检测试验 | 第50-51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51-54页 |
| ·PicoGreen释放荧光峰值时间 | 第51-52页 |
| ·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荧光检测法检测FB_1的灵敏度 | 第52页 |
| ·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荧光检测法检测FB_1的特异性 | 第52-53页 |
| ·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荧光检测法与ELISA试剂盒的一致性 | 第53-54页 |
| ·讨论 | 第54-56页 |
| 6 全文总结 | 第56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7-63页 |
| 个人简介 | 第63-64页 |
| 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