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1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11-17页 |
·选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选题研究的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选题研究的意义 | 第12页 |
·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的目的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的内容 | 第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| 第13-17页 |
·关于粮食金融化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·关于粮食价格波动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关于粮食价格传导机制的研究 | 第15页 |
·关于粮食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经济金融化与粮食金融化 | 第17-25页 |
·经济金融化的内涵 | 第17-19页 |
·经济金融化的背景 | 第17页 |
·经济金融化的含义 | 第17-18页 |
·经济金融化的效应 | 第18-19页 |
·粮食金融化的内涵 | 第19-22页 |
·粮食金融化的背景 | 第19-20页 |
·粮食金融化的含义 | 第20页 |
·粮食金融化的特点 | 第20-21页 |
·粮食金融化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2-25页 |
第3章 粮食市场体系和中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| 第25-31页 |
·粮食市场价格体系 | 第25-27页 |
·粮食期货市场 | 第25-26页 |
·粮食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关系 | 第26页 |
·粮食期货市场的功能 | 第26-27页 |
·中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| 第27-30页 |
·中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历史演变 | 第28-29页 |
·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粮食市场价格 | 第29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4章 粮食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波动的理论分析 | 第31-39页 |
·粮食价格波动的内涵和特征 | 第31-32页 |
·粮食价格波动的内涵 | 第31页 |
·粮食价格波动的特征 | 第31-32页 |
·中国粮食现货价格波动的因素分析 | 第32-34页 |
·成本因素 | 第32-33页 |
·供需因素 | 第33-34页 |
·制度因素 | 第34页 |
·市场因素 | 第34页 |
·中国粮食期货价格波动的因素分析 | 第34-37页 |
·宏观经济市场因素 | 第34-35页 |
·能源市场因素 | 第35-36页 |
·汇率市场因素 | 第36页 |
·资本市场因素 | 第36-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第5章 中国粮食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实证分析 | 第39-67页 |
·样本数据的选择与处理 | 第39-40页 |
·样本数据的来源及说明 | 第39页 |
·样本数据的处理 | 第39-40页 |
·中国小麦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实证分析 | 第40-48页 |
·小麦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的相关性分析 | 第40-42页 |
·小麦期货市场价格的有效性分析 | 第42-45页 |
·小麦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间的引导关系分析 | 第45-48页 |
·小麦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关系分析结论 | 第48页 |
·中国玉米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实证分析 | 第48-56页 |
·玉米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的相关性分析 | 第48-50页 |
·玉米期货市场价格的有效性分析 | 第50-53页 |
·玉米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间的引导关系分析 | 第53-56页 |
·玉米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关系分析结论 | 第56页 |
·中国大豆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实证分析 | 第56-65页 |
·大豆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的相关性分析 | 第56-58页 |
·大豆期货市场价格的有效性分析 | 第58-62页 |
·大豆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间的引导关系分析 | 第62-64页 |
·大豆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关系分析结论 | 第64-6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5-67页 |
第6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| 第67-73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67-68页 |
·粮食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| 第67页 |
·不同粮食品种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价格影响不同 | 第67-68页 |
·粮食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价格引导作用仍需加强 | 第68页 |
·政策建议 | 第68-71页 |
·粮食金融化背景下的中国粮食安全观 | 第68-69页 |
·中国粮食市场的价格管理政策建议 | 第69-71页 |
·研究的不足以及研究展望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