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前送别诗流变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绪论 | 第10-14页 |
第一章 送别诗的源起、界定及兴起 | 第14-18页 |
一. 送别诗的源起 | 第14-15页 |
(一) 起源 | 第14页 |
(二) 祖饯与祖饯诗 | 第14-15页 |
二. 送别诗之界定 | 第15-16页 |
三. 祖饯的消亡与送别的兴起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唐前送别诗的发展演变 | 第18-51页 |
一. 汉代——送别诗世俗化的开启 | 第18-26页 |
(一) 送别客体的民间化 | 第18-20页 |
(二) 创作主体的扩大化 | 第20-21页 |
(三) 送别仪式的简化 | 第21-22页 |
(四) 人情的显现 | 第22-23页 |
(五) 意象的情感指向 | 第23-26页 |
二. 魏晋——交际功能的构建 | 第26-38页 |
(一) 赠答的繁盛 | 第26-32页 |
(二) 宴饮的兴盛 | 第32-38页 |
三. 南北朝——表情达意的深化 | 第38-50页 |
(一) 南朝——抒情性加强 | 第39-45页 |
(二) 北朝——多重情感融和 | 第45-50页 |
四. 隋朝——南北诗风进一步融合 | 第50-51页 |
第三章 唐前送别诗创作繁盛原因 | 第51-62页 |
一. 文学自身的发展演变 | 第51-54页 |
(一) 人的觉醒 | 第51-52页 |
(二) 文的自觉 | 第52-54页 |
二. 统治者的提倡 | 第54-57页 |
(一) 重视文学创作 | 第54-56页 |
(二) 重视离别 | 第56-57页 |
三. 社会原因 | 第57-62页 |
(一) 战争 | 第57-59页 |
(二) 游学与游宦 | 第59-62页 |
结语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