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3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3-21页 |
·研究背景、问题及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| 第14-16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4-16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范围与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范围 | 第18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8-20页 |
·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| 第21-29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21-25页 |
·信贷配给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农村金融市场相关理论 | 第22-25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25-29页 |
·关于农户信贷需求的研究 | 第25-26页 |
·关于农户信贷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 | 第26页 |
·关于农户信贷可获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| 第26-27页 |
·关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研究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规信贷需求及其可获性现状分析 | 第29-45页 |
·样本选择及调查设计 | 第29-30页 |
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及生产现状分析 | 第30-35页 |
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主要决策者年龄分布现状 | 第31-32页 |
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主要决策者受教育程度分布现状 | 第32-33页 |
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收入情况 | 第33页 |
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规模现状 | 第33-35页 |
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类型现状 | 第35页 |
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规信贷需求现状分析 | 第35-39页 |
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选择 | 第36-38页 |
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规信贷需求行业分布现状 | 第38页 |
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规信贷需求季节分布现状 | 第38-39页 |
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规信贷可获性现状分析 | 第39-43页 |
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规信贷资金需求量的现状 | 第39-40页 |
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正规信贷的用途 | 第40-41页 |
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正规信贷满足情况 | 第41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第四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规信贷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5-55页 |
·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| 第45-46页 |
·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| 第46-49页 |
·变量选择 | 第46-48页 |
·变量描述性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模型构建 | 第49页 |
·实证估计与结果分析 | 第49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5页 |
第五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规信贷可获性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5-63页 |
·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| 第55-56页 |
·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| 第56-59页 |
·变量选择 | 第56-57页 |
·变量描述性分析 | 第57-58页 |
·模型构建 | 第58-59页 |
·实证估计与结果分析 | 第59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| 第63-67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63-64页 |
·政策建议 | 第64-67页 |
·推进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,提高融资效率 | 第64页 |
·增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专项补贴,降低融资成本 | 第64-65页 |
·优化农村金融生态体系,改善融资环境 | 第65页 |
·适当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水平,增加融资选择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附录 | 第71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