区位视角下的中俄双边贸易商品结构的实证分析
| 内容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| 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·国外研究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内研究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13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| 第14-15页 |
| ·创新之处 | 第14页 |
| ·研究不足 | 第14-15页 |
| 第2章 中国和俄罗斯对外贸易概况 | 第15-27页 |
| ·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| 第15-18页 |
| ·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量 | 第15-16页 |
| ·中国对外贸易的地区结构 | 第16-17页 |
| ·俄罗斯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和意义 | 第17-18页 |
| ·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| 第18-21页 |
| ·俄罗斯的对外贸易总量 | 第18-20页 |
| ·俄罗斯对外贸易的地区结构 | 第20页 |
| ·中国在俄罗斯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和意义 | 第20-21页 |
| ·中俄双边贸易概况 | 第21-27页 |
| ·中俄双边贸易的发展过程 | 第21-22页 |
| ·中俄双边贸易的发展现状 | 第22-23页 |
| ·中俄双边贸易存在的问题 | 第23-27页 |
| 第3章 中俄双边贸易商品结构 | 第27-44页 |
| ·中俄双边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 | 第27-36页 |
| ·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| 第28-31页 |
| ·俄罗斯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| 第31-34页 |
| ·中俄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变化的幅度分析 | 第34-36页 |
| ·中俄贸易商品结构的指数分析 | 第36-42页 |
| ·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| 第36-39页 |
| ·出口产品相似性指数 | 第39-40页 |
| ·双边贸易结合度指数 | 第40-42页 |
| ·中俄贸易商品结构分析的结论性评述 | 第42-44页 |
| ·中俄贸易商品结构具有较强互补性 | 第42页 |
| ·中俄贸易商品结构存在不合理性 | 第42-44页 |
| 第4章 中俄贸易商品结构成因的实证分析 | 第44-62页 |
| ·影响中俄贸易商品结构的主要因素 | 第44-50页 |
| ·地理区位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| ·两国经济发展水平 | 第45-46页 |
| ·劳动力资源 | 第46-47页 |
| ·运输成本 | 第47-48页 |
| ·关税水平 | 第48-49页 |
| ·汇率因素 | 第49-50页 |
| ·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| 第50-62页 |
| ·建立模型 | 第50-51页 |
| ·数据来源 | 第51-52页 |
| ·实证检验 | 第52-60页 |
| ·检验结论分析 | 第60-62页 |
| 第5章 改善中俄双边贸易商品结构的对策与建议 | 第62-6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| 后记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