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肇事犯罪自首问题研究
内容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第1章 交通肇事罪自首成立的理论分析 | 第10-21页 |
·否定说及其理论依据 | 第11-13页 |
·可能产生量刑空档 | 第12页 |
·有重复评价之嫌 | 第12-13页 |
·增加缓刑轻纵犯罪 | 第13页 |
·履行行政义务是犯罪的构成要件 | 第13页 |
·否定说评析 | 第13-14页 |
·肯定说及其理论依据 | 第14-19页 |
·量刑阶梯仍然存在 | 第14-15页 |
·法定刑低不能阻却自首情节 | 第15-16页 |
·行政义务与自首之间不存在重复评价 | 第16-18页 |
·肯定自首有利于刑罚目的实现 | 第18-19页 |
·肯定说评析 | 第19页 |
·本文作者观点:交通肇事罪应当适用自首制度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交通肇事罪自首成立的司法认定及量刑的处理 | 第21-32页 |
·一般自首 | 第21-24页 |
·自动投案 | 第21页 |
·“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” | 第21-22页 |
·未逃逸的一般自首 | 第22-24页 |
·逃逸后的一般自首 | 第24页 |
·逃逸后准自首 | 第24-25页 |
·交通肇事罪自首的争议情形 | 第25-29页 |
·积极施救但未报警 | 第25-27页 |
·肇事者“被迫滞留”现场 | 第27-28页 |
·不知已肇事离开后又自首 | 第28页 |
·丧失行动能力的肇事者自首 | 第28-29页 |
·交通肇事罪自首成立后量刑的处理 | 第29-32页 |
·自首从宽的理论根据 | 第29页 |
·自首从宽的原则 | 第29-30页 |
·自首从宽的刑罚适用 | 第30页 |
·实践中自首情节的适用模式 | 第30-32页 |
第3章 交通肇事罪自首研究的社会效果分析 | 第32-38页 |
·交通肇事自首产生“轻刑化”社会效果 | 第32页 |
·“轻刑化”的数据分析 | 第32-34页 |
·“轻刑化”下增设的危险驾驶罪 | 第34-36页 |
·危险驾驶罪的立法背景 | 第34-35页 |
·危险驾驶罪入刑后的现状 | 第35页 |
·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的衔接 | 第35-36页 |
·“轻刑化”的完善方式 | 第36-38页 |
结语 | 第38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2页 |
后记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