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大气科学(气象学)论文--气象基本要素、大气现象论文--大气现象论文--大气电现象(大气电学)论文

雷电下不同介质的电磁特性及防雷设计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前言第8-13页
第一章 雷电流模型第13-21页
   ·雷电流特征第13页
   ·雷电通道基电流模型第13-16页
   ·雷电回击模型第16-2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0-21页
第二章 地表雷电辐射场的分析第21-34页
   ·地表雷电辐射场计算第21-23页
   ·有损土壤时辐射场的计算第23-27页
   ·电导率对雷电辐射场的影响第27-29页
     ·频域传播特性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时域传播特性第28-29页
   ·雷电通道高度和观测点高度对辐射场的影响第29-31页
     ·雷电通道高度的影响第29-31页
     ·观测点高度的影响第31页
   ·地表雷电辐射场简化公式的有效性第31-3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三章 山体对雷电辐射场的影响第34-42页
   ·辐射场的计算方法第34-38页
   ·山体对雷电辐射场的影响分析第38-4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四章 建筑物对雷电辐射场的影响第42-53页
   ·计算方法第42-47页
   ·建筑物对辐射场的影响分析第47-51页
     ·雷击相对位置对辐射场的影响第47-49页
     ·建筑物高度、宽度对辐射场的影响第49-51页
   ·防雷装置位置对辐射场的影响第51-5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五章 建筑物防雷系统方案设计第53-62页
   ·避雷器模型第53-58页
     ·IEEE模型第53-54页
     ·PROPOSED模型第54页
     ·PINCETI模型第54-55页
     ·三种模型的仿真第55-58页
   ·防雷方案的设计依据第58-59页
     ·IEC/TC制订的防雷规范第58页
     ·外部雷电防护第58-59页
     ·电源系统的防护第59页
   ·防雷方案的设计第59-61页
     ·直击雷防护措施第59页
     ·等电位连接和共用接地措施第59-60页
     ·电源进线系统的防雷保护第60-61页
     ·楼顶天线的保护第6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结论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5页
作者简介、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第65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奶牛瘤胃、土壤和饲粮来源兼性厌氧纤维素菌的比较研究
下一篇:宋芳屯油田芳135区块葡萄花油层沉积特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