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9-11页 |
第二章 合作治理概论 | 第11-19页 |
·合作治理含义及特征 | 第11-12页 |
·合作治理的由来——社会自治、参与治理与合作治理 | 第12-13页 |
·合作治理的表现方式 | 第13-16页 |
·契约式管制 | 第14-15页 |
·公共服务中的公私合作——PPP模式的切入 | 第15-16页 |
·合作治理与PPP模式 | 第16-19页 |
·作为一种合作治理方式的PPP模式 | 第16-17页 |
·PPP模式官方定位及意义——对财政部76号文的解读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 合作治理运行机制——以PPP模式为例 | 第19-28页 |
·PPP案例——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 | 第19-21页 |
·PPP模式运作流程 | 第21-25页 |
·PPP项目的识别 | 第21-22页 |
·PPP项目的准备 | 第22-23页 |
·PPP项目的采购 | 第23-24页 |
·PPP项目的执行与移交 | 第24-25页 |
·中国PPP项目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5-28页 |
·PPP模式未得到完善的法律构建 | 第25-26页 |
·缺乏公私合作赖以生存的契约精神 | 第26页 |
·未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在公私合作中的作用 | 第26-28页 |
第四章 合作治理要素分析——仍以PPP模式为例 | 第28-34页 |
·合作治理的法律构建——PPP立法 | 第28-29页 |
·合作治理中的契约与信任——PPP合同 | 第29-30页 |
·合作治理中的行政机关——PPP政府定位 | 第30-31页 |
·合作治理中的平等合作关系——PPP风险收益分配机制 | 第31-32页 |
·合作治理的责任机制——PPP第三方机构与监督 | 第32-34页 |
第五章 合作治理背景下行政法的回应——“新行政法” | 第34-40页 |
·合作治理视角下传统行政法的局限 | 第34-35页 |
·传统行政法的回应——“新行政法” | 第35-40页 |
·“新行政法”释义 | 第35-36页 |
·行政法基础理论的变革 | 第36-37页 |
·行政组织法的重构 | 第37-38页 |
·行政程序法的扩展——以平等协商为基础 | 第38-39页 |
·替代性责任机制 | 第39-40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3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43-44页 |
致谢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