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TRACT | 第4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| 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10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0-13页 |
| ·国外相关研究 | 第10-11页 |
| ·国内相关研究 | 第11-13页 |
| ·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| ·创新之处 | 第13-14页 |
|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概述 | 第14-20页 |
| ·城乡一体化内涵 | 第14-15页 |
| ·弱势群体界定 | 第15-18页 |
| ·农村残疾人 | 第15-16页 |
| ·农民工 | 第16-17页 |
| ·超龄农民工 | 第17页 |
| ·失地农民 | 第17-18页 |
| ·养老保险概念概述 | 第18-19页 |
| ·城乡一体化的弱势群体养老保险法律保护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| 第19-20页 |
| 第三章 关于城乡一体化的弱势群体养老保险实证分析 | 第20-38页 |
| ·国内各地区弱势群体养老保险分析 | 第20-32页 |
| ·农村残疾人 | 第20-23页 |
| ·农民工 | 第23-26页 |
| ·超龄农民工 | 第26-28页 |
| ·失地农民 | 第28-32页 |
| ·国外弱势群体养老保险分析 | 第32-38页 |
| ·英国 | 第32-34页 |
| ·智利 | 第34-35页 |
| ·韩国 | 第35-38页 |
| 第四章 我国弱势群体的养老保险法律缺陷分析 | 第38-42页 |
| ·立法滞后 | 第38-39页 |
| ·立法层次低、碎片化严重 | 第38页 |
| ·可操作性弱 | 第38-39页 |
| ·激励机制匮乏 | 第39-40页 |
| ·缴费期限过长 | 第39页 |
| ·农村土地优势降低 | 第39-40页 |
| ·主体真实声音缺失 | 第40页 |
| ·参保人缴费压力大 | 第40-42页 |
| ·就业机会少 | 第40-41页 |
| ·劳动合同签订率低 | 第41-42页 |
| 第五章 弱势群体的养老保险法律保护完善建议 | 第42-51页 |
| ·特殊立法保护 | 第42-44页 |
| ·分级式 | 第42-43页 |
| ·专门性立法保护 | 第43-44页 |
| ·改革激励机制 | 第44-46页 |
| ·变通缴费年限机制 | 第44-45页 |
| ·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| 第45-46页 |
| ·保障政治权利,表达最迫切的诉求 | 第46-48页 |
| ·成立专门的组织 | 第46-47页 |
| ·专业知识培养 | 第47-48页 |
| ·多渠道减轻参保人缴费压力 | 第48-51页 |
| ·提供弱势群体就业平台 | 第48-49页 |
| ·完善企业合法用工程序 | 第49-51页 |
| 第六章 结语 | 第51-52页 |
| ·主要工作回顾 | 第51页 |
| ·本课题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| 第51-5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|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5-56页 |
| 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