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2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镀锡板的相关简介 | 第10-14页 |
·锡的性质 | 第10-11页 |
·镀锡板的构造 | 第11页 |
·镀锡板的生产过程 | 第11-12页 |
·镀锡板的生产历史和发展方向 | 第12-14页 |
·电镀锡工艺 | 第14-18页 |
·碱性锡酸盐电镀锡工艺 | 第15页 |
·卤素型电镀锡工艺 | 第15-16页 |
·氟硼酸电镀锡工艺 | 第16-17页 |
·酸性甲基磺酸电镀锡工艺 | 第17页 |
·酸性硫酸盐电镀锡工艺 | 第17-18页 |
·电镀锡阳极系统 | 第18-2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0-21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第2章 锡泥的测试分析及形成机理 | 第22-27页 |
·锡泥的物相分析 | 第22-25页 |
·锡泥的形貌分析 | 第22-23页 |
·锡泥的能谱分析 | 第23页 |
·锡泥的红外分析 | 第23-24页 |
·锡泥的XRD分析 | 第24-25页 |
·锡泥的形成机理 | 第25-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锡溶解系统实验装置设计 | 第27-42页 |
·不溶性阳极溶锡系统 | 第27-30页 |
·实验锡溶解系统的总体设计 | 第30-31页 |
·溶锡罐结构设计 | 第31-34页 |
·内循环支路和给料泵支路的设计 | 第34-40页 |
·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34-36页 |
·几何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| 第36页 |
·边界条件和计算过程 | 第36-37页 |
·模拟结果分析 | 第37-39页 |
·内循环支路与给料泵支路装配 | 第39-40页 |
·镀液温度的控制 | 第40页 |
·氧气流量控制 | 第40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4章 溶锡工艺参数和Fe~(2+)浓度对溶锡效率和锡泥的影响 | 第42-6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2-45页 |
·实验设计 | 第42-43页 |
·镀液配制 | 第43页 |
·Sn~(2+)和Sn~(4+)质量浓度测定 | 第43-45页 |
·正交试验结果 | 第45-47页 |
·通氧量对溶锡效率和锡泥生成的影响 | 第47-50页 |
·温度对溶锡效率和锡泥生成率的影响 | 第50-54页 |
·溶锡压力对锡泥生成的影响 | 第54-57页 |
·镀液循环量对锡泥生成的影响 | 第57-60页 |
·Fe~(2+)对溶锡效率和锡泥生成的影响 | 第60-6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第5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·研究总结 | 第65-66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攻读硕±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