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速器驱动次临界钍焚烧堆中子学初步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9-2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·钍基核能的研究历史及特点 | 第11-16页 |
·钍基核能研究历史 | 第12-14页 |
·钍基核能的特点 | 第14-16页 |
·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堆钍利用的现状及特点 | 第16-22页 |
·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堆的发展现状 | 第16-18页 |
·钍燃料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堆的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·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堆钍利用的特点 | 第20-22页 |
·本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22-25页 |
第二章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堆钍焚烧原理 | 第25-37页 |
·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堆原理 | 第25-29页 |
·散裂靶物理 | 第26-27页 |
·次临界堆产能与控制 | 第27-29页 |
·钍焚烧原理 | 第29-36页 |
·钍裂变核反应 | 第29-33页 |
·钍铀转换链与寄生反应 | 第33-35页 |
·在快谱下的钍燃料中锕系核素平衡现象 | 第35-36页 |
·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钍焚烧堆物理初步概念设计 | 第37-53页 |
·初步概念设计概述 | 第37-38页 |
·设计原则与目标 | 第38-39页 |
·软件与数据库 | 第39-40页 |
·中子学分析程序和数据库介绍 | 第39-40页 |
·相关基准例题校验情况 | 第40页 |
·次临界堆初步方案设计 | 第40-46页 |
·散裂靶设计 | 第40-41页 |
·核燃料设计 | 第41-44页 |
·其他材料设计选择 | 第44-45页 |
·堆芯布局设计 | 第45-46页 |
·中子学方案设计优化 | 第46-51页 |
·核燃料易裂变物质份额优化 | 第46-48页 |
·燃料区高度与半径比优化 | 第48-49页 |
·径向反射层厚度优化 | 第49-50页 |
·中子学设计方案 | 第50-51页 |
·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四章 初步中子学分析 | 第53-63页 |
·燃耗分析 | 第53-57页 |
·寿期初/末主要中子学参数比较 | 第53页 |
·次临界度k_(eff)随燃耗变化分析 | 第53-54页 |
·燃料核素组分分析 | 第54-56页 |
·锕系核素裂变份额分析 | 第56-57页 |
·反应性系数初步计算分析 | 第57-59页 |
·反应性系数计算方法 | 第57-59页 |
·反应性系数计算结果 | 第59页 |
·燃料循环管理分析 | 第59-61页 |
·小结 | 第61-63页 |
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63-65页 |
·总结 | 第63页 |
·论文特色与创新 | 第63-64页 |
·展望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1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| 第71页 |
硕士在读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