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 引言 | 第10-11页 |
·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| 第10-11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1-20页 |
·居住区绿地概念和分类 | 第11-12页 |
·居住区绿地的功能 | 第12-13页 |
·生态保护功能 | 第12页 |
·美化景观功能 | 第12页 |
·空间组织功能 | 第12页 |
·防灾避难功能 | 第12页 |
·经济效益功能 | 第12-13页 |
·心理功能 | 第13页 |
·居民身心健康 | 第13-15页 |
·身心健康的概念 | 第13页 |
·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 | 第13-15页 |
·居住区绿地与居民身心健康 | 第15-19页 |
·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偏好 | 第15-17页 |
·自然环境的复愈性 | 第17-19页 |
·以往研究不足 | 第19-20页 |
3 居住区主观绿地环境质量问卷的编制 | 第20-28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20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0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20页 |
·研究方法与步骤 | 第20页 |
·编制过程 | 第20-22页 |
·访谈对象 | 第20页 |
·访谈材料 | 第20-21页 |
·访谈资料收集过程 | 第21页 |
·项目组成和设计 | 第21页 |
·项目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样本的选取 | 第2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2-28页 |
·初测被试人口学统计 | 第22-24页 |
·信效度分析 | 第24-28页 |
4 绿地环境与居民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 | 第28-65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28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2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8-31页 |
·测查地点的选择 | 第28-29页 |
·研究工具 | 第29-30页 |
·研究程序 | 第30页 |
·数据分析处理 | 第30-31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31-56页 |
·各社区状况简介和描述性统计及人口学信息 | 第31-35页 |
·生活满意度、身心健康人口学上的差异 | 第35-42页 |
·客观绿地环境因素与居民的身心健康相关关系 | 第42页 |
·主观绿地环境因素与居民的身心健康相关关系 | 第42-43页 |
·主观绿地环境因素与客观绿地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 | 第43页 |
·居民生活满意度、身心健康在不同客观绿地环境社区的差异 | 第43-46页 |
·居民生活满意度、身心健康在不同主观绿地环境满意度上的差异 | 第46-49页 |
·绿地环境与居民社会交流、社会公正感和政府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社区客观绿地环境、主观绿地环境与居民身心健康的结构方程模型 | 第50-53页 |
·生活满意度的中介效应检验 | 第53-54页 |
·收入在绿地环境与身心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检验 | 第54-56页 |
·讨论 | 第56-65页 |
·各社区与被试的选择及研究形式的多样性 | 第56-57页 |
·青岛市社区绿地的现状 | 第57-59页 |
·绿地与居民身心健康 | 第59-61页 |
·主观绿地环境、客观绿地环境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| 第61-65页 |
5 总结 | 第65-67页 |
·结论 | 第65页 |
·创新点 | 第65页 |
·不足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附录 | 第71-75页 |
个人简介 | 第75-76页 |
导师简介 | 第76-77页 |
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