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
| 序言 | 第11-13页 |
| 第1章 他莫昔芬对SK-BR-3 乳腺癌细胞株荷瘤裸鼠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| 第13-32页 |
| ·引言 | 第13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13-15页 |
| ·材料 | 第13-14页 |
| ·主要仪器 | 第14页 |
| ·所用主要试剂 | 第14-15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15-21页 |
| ·乳腺癌SK-BR-3 荷瘤裸鼠模型的建立 | 第15-17页 |
| ·HE染色实验步骤 | 第17-18页 |
| 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步骤及结果判定 | 第18-20页 |
| ·ELISA的实验步骤 | 第20页 |
| ·统计学分析 | 第20-21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1-27页 |
| ·荷瘤裸鼠行为状态的观察及移植瘤生长情况 | 第21-22页 |
| ·移植瘤解剖学和病理学的观察 | 第22-23页 |
| ·荷瘤裸鼠移植瘤体积 | 第23-24页 |
| ·荷瘤裸鼠移植瘤质量及抑瘤率 | 第24页 |
| ·他莫昔芬对荷瘤裸鼠血清中VEGF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| ·他莫昔芬对荷瘤裸鼠移植瘤组织中VEGF及CD31的影响 | 第25-27页 |
| ·讨论 | 第27-29页 |
| ·结论 | 第29-3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0-32页 |
| 第2章 综述 | 第32-44页 |
| ·乳腺癌血管新生的特点 | 第33-34页 |
| ·乳腺癌的抗血管新生治疗 | 第34-38页 |
| ·VEGF的作用 | 第34页 |
| ·VEGF抑制剂 | 第34-35页 |
| ·FGF的作用 | 第35页 |
| ·FGF抑制剂 | 第35-36页 |
| ·TGF-β 的作用 | 第36页 |
| ·TGF-β 抑制剂 | 第36页 |
| ·内皮细胞增殖抑制剂 | 第36-37页 |
| ·PF-4 的抗血管新生应用 | 第37-38页 |
| ·乳腺癌抗血管新生治疗面临的挑战 | 第38-39页 |
| ·针对抗血管新生疗法的抵抗 | 第38页 |
| ·应用抗血管新生复合药物促进肿瘤转移 | 第38页 |
| ·缺乏可调节抗血管新生治疗的生物标志物 | 第38-39页 |
| ·结论 | 第39-4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0-44页 |
| 致谢 | 第44-45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