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9页 |
| 1 引言 | 第9-17页 |
| ·转录组学概述 | 第9-13页 |
| ·转录组和转录组学 | 第9页 |
| ·传统转录组学研究方法 | 第9-11页 |
| ·基于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转录组测序(RNA-Seq) | 第11-13页 |
| ·昆虫的嗅觉通讯 | 第13-17页 |
| ·昆虫嗅觉系统及其分子识别机制 | 第13-15页 |
| ·昆虫气味分子结合蛋白(Odorant-binding protein,OBP) | 第15-17页 |
| 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7页 |
| 2 亚洲小车蝗雌雄成虫触角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分析 | 第17-31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17-22页 |
| ·供试昆虫 | 第17-18页 |
| ·仪器设备 | 第18页 |
| ·触角总RNA提取 | 第18页 |
| ·总RNA样品质量检测 | 第18-19页 |
| ·触角cDNA文库构建与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 | 第19-20页 |
| ·转录组测序数据的组装 | 第20-21页 |
| ·All-unigene功能注释 | 第21-22页 |
| ·All-unigene GO分类与代谢通路分析 | 第22页 |
| ·预测蛋白编码框 | 第22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2-30页 |
| ·总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| 第22-23页 |
| ·测序产量的统计 | 第23页 |
| ·序列组装 | 第23-25页 |
| ·All-unigene功能注释 | 第25-27页 |
| ·All-unigene的GO分类 | 第27-28页 |
| ·All-unigene代谢通路分析 | 第28页 |
| ·预测蛋白编码框 | 第28-30页 |
| ·讨论 | 第30-31页 |
| 3 亚洲小车蝗触角中气味分子结合蛋白基因的鉴定及其表达谱分析 | 第31-42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31-35页 |
| ·供试昆虫 | 第31页 |
| ·仪器设备 | 第31页 |
| ·气味分子结合蛋白OBPs基因的鉴定 | 第31-32页 |
| ·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亚洲小车蝗OBP基因在雌雄触角中表达量的差异 | 第32-33页 |
| ·亚洲小车蝗OBP基因组织表达分析 | 第33-35页 |
| ·亚洲小车蝗OBP与其他昆虫OBP系统发育分析 | 第35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5-41页 |
| ·亚洲小车蝗触角中OBP基因的鉴定 | 第35-37页 |
| ·亚洲小车蝗OBP基因在雌雄触角中差异表达分析 | 第37-38页 |
| ·组织表达分析 | 第38-40页 |
| ·系统发育分析 | 第40-41页 |
| ·讨论 | 第41-42页 |
| 致谢 | 第42-4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3-48页 |
| 附录 | 第48-80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