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·桥梁健康监测的兴起与发展 | 第10-11页 |
·桥梁健康监测与构件承载能力研究 | 第11-14页 |
·桥梁健康监测主要内容 | 第11-13页 |
·桥梁承载能力评估的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桥梁承载能力评估的意义 | 第14页 |
·存在的问题 | 第14-16页 |
·本文主要工作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与构件承载能力评估实用方法 | 第17-28页 |
·青草背长江大桥健康监测系统 | 第17-24页 |
·青草背长江大桥概况 | 第17页 |
·青草背桥健康监测指标 | 第17-21页 |
·青草背桥健康监测系统 | 第21-24页 |
·现行桥梁构件承载能力评估实用方法 | 第24-26页 |
·根据外观调查进行评估 | 第24-25页 |
·按规范重新计算理论承载能力 | 第25页 |
·系数法评估 | 第25页 |
·现场荷载试验评估 | 第25-26页 |
·基于设计规范的桥梁承载能力评估方法 | 第26页 |
·桥梁承载能力评估方法的比较、评价与发展 | 第26-2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青草背长江大桥健康监测实时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 | 第28-54页 |
·青草背桥健康监测系统的建立 | 第28页 |
·主梁竖向位移实时监测数据分析 | 第28-35页 |
·日周期挠度变化规律 | 第28-30页 |
·月周期挠度变化规律 | 第30-35页 |
·主梁纵向位移实时监测数据分析 | 第35-39页 |
·应变实时监测数据分析 | 第39-46页 |
·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感知原理 | 第39-41页 |
·日周期应变变化规律 | 第41-46页 |
·锚跨及吊索索力实时监测数据分析 | 第46-51页 |
·监测原理 | 第46-47页 |
·锚跨索力实时监测数据分析 | 第47-49页 |
·吊索索力实时监测数据分析 | 第49-51页 |
·主塔偏移实时监测数据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主塔偏移实时监测数据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四章 青草背长江大桥有限元分析 | 第54-67页 |
·青草背长江大桥有限元分析 | 第54-65页 |
·桥梁结构分析概述 | 第54页 |
·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54-58页 |
·荷载效应组合下结构受力分析 | 第58-63页 |
·温差效应影响分析 | 第63-65页 |
·传感器监测数据阀值的确定 | 第65-6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五章 青草背长江大桥构件承载能力评估方法的探讨 | 第67-77页 |
·承载能力评估方法的新思路 | 第67页 |
·主梁、主塔承载能力评估 | 第67-69页 |
·实测位移结果整理 | 第67-68页 |
·实测应力结果整理 | 第68页 |
·位移校验系数 | 第68页 |
·应力校验系数 | 第68-69页 |
·承载能力评估结论 | 第69页 |
·吊索、主缆承载能力评估 | 第69-76页 |
·实测索力结果整理 | 第69-72页 |
·索力偏差率计算结果整理 | 第72-73页 |
·承载能力评估结论 | 第73-7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六章 青草背长江大桥构件承载能力评估标准的拟定 | 第77-86页 |
·评估标准的拟定原则 | 第77页 |
·评估指标与评估内容 | 第77-79页 |
·健康监测评估指标 | 第77-78页 |
·现场人工检查内容 | 第78页 |
·现场人工检查结果 | 第78-79页 |
·青草背桥承载能力评估标准 | 第79-8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5-86页 |
第七章 成果总结与本文展望 | 第86-88页 |
·成果总结 | 第86页 |
·本文展望 | 第86-88页 |
致谢 | 第88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2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工程实践项目 | 第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