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薯类作物论文--木薯(树薯)论文

31份木薯种质营养、矿质成分及食味的评价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目录第7-10页
1 前言第10-20页
   ·木薯的重要性第10-12页
     ·饲料作物第10页
     ·加工作物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粮食作物第11-12页
   ·木薯生产概况第12-13页
     ·世界木薯生产概况第12页
     ·我国木薯生产概况第12-13页
   ·木薯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第13-16页
     ·木薯的起源与发展第13页
     ·木薯种质资源的搜集与保存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木薯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第14页
     ·木薯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木薯育种概况第15-16页
   ·木薯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第16-18页
     ·木薯的营养价值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·木薯块根的营养价值第16页
       ·木薯叶的营养价值第16页
       ·木薯皮、木薯杆及木薯渣的营养价值第16-17页
     ·木薯的保健功能第17-18页
   ·农艺、营养、矿质、食味的相关性分析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农艺、营养、矿质、食味的评价第18页
     ·农艺、营养、矿质的相关性分析第18页
     ·营养、矿质的相关性分析第18-19页
     ·营养、矿质与食味的相关性分析第19页
   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9-20页
2 材料与方法第20-31页
   ·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0页
   ·试验地条件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土壤条件第20页
     ·气象条件第20-21页
   ·试验材料第21-23页
     ·种质材料第21页
     ·主要的仪器和试剂第21-23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23-31页
     ·田间评价与鉴定方法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·形态特征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·农艺数量性状第25-26页
     ·营养成分及矿质元素含量测定方法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·取样方法第26页
       ·测定方法第26-29页
     ·食味评价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  ·数据分析方法第30-31页
3 结果与分析第31-70页
   ·生物特性第31-37页
     ·形态特征第31-34页
     ·农艺数量性状第34-37页
   ·营养成分含量第37-49页
     ·鲜样的营养成分含量第37-44页
       ·干物率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·β-胡萝卜素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·维生素C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·粗淀粉第42-44页
     ·干样的营养成分含量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·粗蛋白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·可溶性糖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·粗纤维第47-49页
   ·木薯块根矿质元素含量(干样)第49-61页
     ·K第49-50页
     ·Ca第50-52页
     ·Mg第52-53页
     ·Fe第53-55页
     ·Mn第55-56页
     ·Zn第56-58页
     ·Cu第58-61页
   ·食味评价第61-62页
   ·相关性分析第62-68页
     ·农艺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  ·营养成分、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第63-66页
     ·食味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66页
     ·农艺数量性状与营养成分、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 ·食味评价指标与营养成分、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第67-68页
   ·聚类分析第68-70页
4 讨论与结论第70-74页
   ·薯肉的营养成分及矿质元素含量第70-71页
     ·薯肉的营养成分含量第70页
     ·薯肉的矿质元素含量第70页
     ·薯肉与全薯的营养成分、矿质元素含量对比分析第70-71页
   ·相关性分析第71-72页
     ·干物率、淀粉与粗纤维含量的相关性第71页
     ·Ca、Mg、Zn与抗逆性的关系第71-72页
     ·K与营养成分、农艺数量性状等的相关性分析第72页
   ·粗淀粉、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第72-73页
   ·特异木薯种质资源第73-74页
5 结论第74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81页
致谢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山蒌的品系选育和组织培养研究
下一篇:铵硝配比对硅高效水稻硅响应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