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城市滨江风光带建设的重要性 | 第11页 |
·滨江风光带植物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| 第11页 |
·株洲市湘江风光带草本花卉植物景观 | 第11-12页 |
·相关概念 | 第12-13页 |
·滨江风光带 | 第12页 |
·草本花卉 | 第12-13页 |
·相关研究概况 | 第13-15页 |
·关于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的研究 | 第13页 |
·关于生态保护方面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·关于城市护岸方面的研究 | 第14页 |
·关于植物景观方面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当前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| 第15页 |
·关于滨江草本花卉的研究较为欠缺 | 第15页 |
·草本花卉的种类和配置手法有待提高 | 第15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6页 |
·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论文框架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株洲市湘江风光带概况 | 第18-35页 |
·自然条件 | 第19-20页 |
·地形地貌 | 第19页 |
·气候与水文 | 第19-20页 |
·土壤类型 | 第20页 |
·生物资源现状 | 第20页 |
·总体布局 | 第20-24页 |
·设计定位 | 第20-21页 |
·景观布局 | 第21页 |
·景观分区 | 第21-22页 |
·景点设计 | 第22-24页 |
·株洲湘江风光带的空间构成与分析 | 第24-29页 |
·城市滨江景观的空间构成 | 第24-25页 |
·株洲风光带的主要堤岸空间类型与分析 | 第25-29页 |
·堤岸空间对植物景观的影响 | 第29-35页 |
·百年一遇洪水线以上的堤岸空间 | 第29-31页 |
·五十年一遇洪水线以上的堤岸空间 | 第31-33页 |
·常水位线以上的堤岸空间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株洲湘江风光带草本花卉种类的运用调查与分析 | 第35-51页 |
·调查内容及方法 | 第35页 |
·调查内容 | 第35页 |
·调查方法 | 第35页 |
·调查结果与分析 | 第35-51页 |
·草本花卉多样性分析 | 第35-44页 |
·草本花卉运用频度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草本花卉类型特征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草本花卉时间性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草本花卉观赏特性分析 | 第47-50页 |
·草本花卉生长状况分析 | 第50-51页 |
第四章 株洲湘江风光带草本花卉配置形式的调查与分析 | 第51-61页 |
·缀花草地 | 第51-52页 |
·花境 | 第52-56页 |
·带状花境 | 第52-54页 |
·块状花境 | 第54-56页 |
·花坛 | 第56-57页 |
·花丛 | 第57-59页 |
·专类园 | 第59-61页 |
第五章 株洲湘江风光带草本花卉总体评价及运用推广 | 第61-73页 |
·株洲风光带草本花卉运用的总体评价 | 第61-63页 |
·优点 | 第61-62页 |
·缺点 | 第62-63页 |
·建议措施 | 第63页 |
·适应湖南滨江风光带草本花卉的推广 | 第63-73页 |
·草本花卉的选择条件 | 第63-64页 |
·适用于湖南滨江风光带的花卉种类的推广 | 第64-73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73-75页 |
·本文研究主要结论 | 第73-74页 |
·讨论 | 第74-75页 |
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| 第74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7页 |
附录1 株洲湘江风光带主要草本花卉花期分析 | 第77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