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1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1-19页 |
·国外农业推广信息化发展历程 | 第11-13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国内农业推广信息化发展历程 | 第15-16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:现代化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化 | 第16-19页 |
·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化建设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| 第21-28页 |
·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| 第21-22页 |
·农业科技推广 | 第21-22页 |
·农业信息化 | 第22页 |
·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化建设的性质 | 第22-23页 |
·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化建设的功能 | 第23-25页 |
·信息源的充分利用 | 第23页 |
·推动农业结构调整,增加农民收入 | 第23-24页 |
·提高科技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 | 第24页 |
·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| 第24页 |
·推动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的转变 | 第24-25页 |
·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化的理论依据 | 第25-28页 |
·治理理论 | 第25页 |
·新公共服务理论 | 第25-26页 |
·第三部门理论 | 第26页 |
·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演进趋势向扁平化及虚拟化发展 | 第26-28页 |
第3章 常宁市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化建设现状的个案研究 | 第28-36页 |
·常宁市的基本情况 | 第28-29页 |
·常宁市自然条件 | 第28页 |
·常宁市农业基础 | 第28-29页 |
·常宁市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| 第29-30页 |
·常宁市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化建设的成就 | 第30-32页 |
·成立科技信息中心,建立农业信息网,科技信息网 | 第30-31页 |
·成立了110电话咨询台 | 第31页 |
·加入了湖南星火科技“12396”服务模式 | 第31页 |
·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| 第31-32页 |
·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 | 第32页 |
·常宁市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| 第32-36页 |
·农业信息化存在断层 | 第32-33页 |
·信息资源不足 | 第33页 |
·服务队伍建设不力 | 第33-34页 |
·服务渠道不畅 | 第34页 |
·服务对象信息意识淡薄 | 第34页 |
·技术力量薄弱 | 第34-35页 |
·政府投入不足 | 第35-36页 |
第4章 常宁市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化建设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| 第36-38页 |
·领导不够重视导致信息化建设存在断层 | 第36页 |
·条块分割导致资源难以有效整合 | 第36-37页 |
·激励缺位导致队伍建设不力 | 第37页 |
·基础设施薄弱导致服务渠道狭窄 | 第37页 |
·专业技术人才流失导致技术力量薄弱 | 第37-38页 |
第5章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| 第38-41页 |
·领导要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工作,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 | 第38页 |
·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机制 | 第38-39页 |
·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化建设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 | 第39页 |
·加强农民教育以提升农民素质 | 第39页 |
·重视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及再教育工作,把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到另一个高度,才能适应农业发展需要 | 第39-40页 |
·增强农业科技的信息数据库与科技网络信息建设 | 第40-41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1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