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生物光子辐射的实验条件优化及初步探索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生物光子辐射 | 第10-18页 |
·概述 | 第10页 |
·生物光子辐射研究进展 | 第10-12页 |
·生物光子辐射的可能产生机制 | 第12-14页 |
·相干辐射 | 第12-13页 |
·代谢发光 | 第13页 |
·能级跃迁 | 第13-14页 |
·生物光子辐射相干性理论 | 第14-16页 |
·非线性 | 第14-15页 |
·非平衡 | 第15页 |
·开放性 | 第15-16页 |
·延迟发光的双曲性弛豫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量子中医学 | 第18-24页 |
·中医药理论及其发展现状 | 第18-21页 |
·中医药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中医药理论现代化思考 | 第19-21页 |
·中药量子化假说 | 第21-23页 |
·量子中医学理论框架 | 第21-22页 |
·中药药性的科学内涵 | 第22-23页 |
·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生物光子辐射检测系统的结构及特性 | 第24-33页 |
·光电倍增管及其制冷系统 | 第24-27页 |
·PMT 高压电源 | 第27-28页 |
·C9744 型光子计数器 | 第28-29页 |
·光子计数单元 | 第29-31页 |
·滤波片系统 | 第31页 |
·生物光子辐射强度检测分析系统的装配 | 第31-32页 |
·本实验中药来源 | 第32-33页 |
第四章 实验条件优化 | 第33-43页 |
·仪器参数设置 | 第33-36页 |
·生物光子辐射检测系统随开机降温时的背景噪声变化 | 第33-34页 |
·不同制冷温度下背景噪声检测 | 第34页 |
·不同电压对生物光子辐射检测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·样品与光电倍增管距离的影响 | 第36页 |
·光源的选择 | 第36-38页 |
·样品条件 | 第38-41页 |
·新鲜与干燥的对比 | 第38-40页 |
·样品辐射表面积的影响 | 第40页 |
·样品贮存时间 | 第40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五章 中药不同部位生物光子辐射检测分析 | 第43-48页 |
·实验样品及方法 | 第43页 |
·结果 | 第43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六章 中药材的生物光子延迟发光频谱检测分析 | 第48-59页 |
·实验样品和方法 | 第48-49页 |
·结果 | 第49-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七章 讨论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附录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