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--农场论文

促进我国家庭农场发育与发展问题研究--基于山东省诸城市家庭农场典型模式的调查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目录第7-9页
第一章 导论第9-17页
 第一节 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5页
 第二节 研究思路与创新点第15-17页
  一 研究思路第15页
  二 研究创新第15-17页
第二章 诸城市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第17-26页
 第一节 诸城市推进家庭农场建设的起因第17-19页
  一 诸城市烟叶家庭农场的兴起第17页
  二 诸城市对发展烟叶家庭农场的新认识第17-19页
 第二节 诸城市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第19-26页
  一 诸城市家庭农场发展概况第19-20页
  二 诸城市家庭农场的发展阶段第20-21页
  三 诸城市扶持家庭农场建设的举措第21-24页
  四 诸城市家庭农场建设的初步效果第24-26页
第三章 诸城市家庭农场发展类型研究第26-35页
 第一节 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几种典型模式第26-30页
  一 21 世纪之前我国家庭农场的分类第26-27页
  二 21 世纪以后家庭农场发展的典型模式第27-30页
   (一) 上海市松江区粮食专业家庭农场第27-28页
   (二) 宁波市自主商标家庭农场第28页
   (三) 安徽省郎溪县示范家庭农场第28-29页
   (四) 吉林省延边自治州政府主导家庭农场第29页
   (五) 武汉市“能人”家庭农场第29-30页
 第二节 诸城市家庭农场典型模式及 SWOT 分析第30-35页
  一 诸城市家庭农场发展的典型模式第30-33页
   (一) 主导型家庭农场:特种动物养殖农场与烟叶农场第30-31页
   (二) 两翼型家庭农场:粮食家庭农场与苗木家庭农场第31-32页
   (三) 补充型家庭农场:茶叶家庭农场与水果家庭农场第32-33页
  二 诸城市家庭农场典型模式的 SWOT 分析第33-35页
第四章 诸城市及我国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35-40页
 第一节 诸城市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35-37页
  一 家庭农场相关法律的缺失第35页
  二 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第35-36页
  三 家庭农场科技投入不足以及缺乏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第36页
  四 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以及农村的社会化服务不完善第36-37页
 第二节 我国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37-40页
  一 经营的负担加重与外部环境恶化第37页
  二 农产品期货与保险市场发展不完善第37页
  三 土地承包费用过高以及流转土地质量差第37-38页
  四 家庭农场的物质资本存量低以及竞争能力差第38页
  五 农村金融信贷市场发展滞后第38-40页
第五章 促进我国家庭农场发育与发展的路径选择第40-46页
 第一节 明确和规范家庭农场设立制度第40-41页
  一 明确家庭农场法律地位及建立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第40页
  二 规范家庭农场审批认定制度第40-41页
 第二节 完善我国家庭农场发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第41-44页
  一 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转移第41-42页
  二 增加家庭农场资金投入和鼓励创新技术第42页
   (一) 增加家庭农场发展专项资金补贴第42页
   (二) 鼓励创新家庭农场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第42页
   (三)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第42页
  三 规范家庭农场经营与农村土地流转法律法规第42-44页
   (一) 规范家庭农场经营第43页
   (二) 简化土地产权关系第43页
   (三) 推进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第43页
   (四) 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第43-44页
 第三节 加快形成我国家庭农场发育发展的机制第44-46页
  一 完善高校以及农业科研院所与家庭农场在技术上的对接机制第44页
  二 完善农村金融制度,形成供需平衡的金融支持机制第44-45页
   (一) 制定农村金融法律法规,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第44页
   (二) 完善农业保险制度,形成有效保险机制第44-45页
   (三) 培育人才及鼓励农行、邮储、农商行与村镇银行的发展第45页
   (四) 建立健全农业中介服务体系,合理规避农产品市场风险第45页
  三 加强农户教育投资形成人才培养机制第45-46页
第六章 总结第46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1页
致谢第51-5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2-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城郊地区“失地农民”的生存权益问题--以烟台市为例
下一篇:山东和济州岛徐福旅游资源开发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