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刑事证人经济补偿权概述 | 第9-19页 |
一、 证人经济补偿权的概念和性质 | 第9-13页 |
(一) 证人及证人经济补偿的概念 | 第9-12页 |
(二) 证人经济补偿权的性质 | 第12-13页 |
二、 证人经济补偿权的现实意义 | 第13-19页 |
(一) 对证人进行经济补偿是保证证人作证的必然要求 | 第13-15页 |
(二) 对证人经济补偿是“权利本位”现代法治思想的必然要求 | 第15-16页 |
(三) 对证人经济补偿是保障证人作为刑事诉讼程序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 | 第16-17页 |
(四) 对证人经济补偿是刑事诉讼“以人为本”终极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| 第17-18页 |
(五) 证人经济补偿权对跨国证人来说尤其重要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证人经济补偿制度的立法考察 | 第19-29页 |
一、 域外证人经济补偿的立法考察 | 第19-25页 |
(一) 美国 | 第19-21页 |
(二) 菲律宾 | 第21-22页 |
(三) 英国 | 第22页 |
(四) 德国 | 第22页 |
(五) 法国 | 第22-23页 |
(六) 日本 | 第23页 |
(七) 俄罗斯 | 第23页 |
(八) 台湾地区 | 第23-24页 |
(九) 澳门地区 | 第24-25页 |
二、 我国证人经济补偿的立法实践及其不足 | 第25-29页 |
(一) 国内立法实践 | 第25-27页 |
(二) 国内立法的不足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我国刑事证人经济补偿制度的具体构建与完善 | 第29-50页 |
一、 经济补偿的对象 | 第29-32页 |
(一) 审判阶段的经济补偿对象 | 第29-30页 |
(二) 侦查、起诉阶段的经济补偿对象 | 第30-32页 |
二、 经济补偿的条件 | 第32-34页 |
(一) 自愿作证并提供了真实的证言 | 第32-33页 |
(二) 证人遭受了经济损失 | 第33-34页 |
(三) 该经济损失和作证之间有因果关系 | 第34页 |
三、 经济补偿经费来源 | 第34-35页 |
四、 经济补偿的范围和标准 | 第35-41页 |
(一) 因作证行为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 | 第35-39页 |
(二) 证人及其近亲属因履行作证义务遭打击、报复的损失 | 第39-40页 |
(三) 证人补贴 | 第40-41页 |
五、 经济补偿主管机构及权限 | 第41-44页 |
(一) 经济补偿主管机构设置 | 第41-43页 |
(二) 经济补偿机构之权限 | 第43-44页 |
六、 经济补偿的方式和程序 | 第44-47页 |
(一) 公安司法机关告知权利 | 第44-45页 |
(二) 申请人提出申请 | 第45页 |
(三) 经济补偿审查 | 第45-46页 |
(四) 证人经济补偿决定 | 第46-47页 |
(五) 经济补偿金的追回 | 第47页 |
七、 证人经济补偿权的权利救济 | 第47-50页 |
(一) 侵害证人经济补偿权的行为 | 第47-48页 |
(二) 证人经济补偿权侵权的救济方式 | 第48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附录: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4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