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导论 | 第9-21页 |
一、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9-12页 |
(一) 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二、 研究综述 | 第12-19页 |
(一) 国内有关情况 | 第12-17页 |
(二) 国外相关研究 | 第17-19页 |
三、 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9-20页 |
(一) 研究思路 | 第19-20页 |
(二) 研究方法 | 第20页 |
四、 创新点 | 第20-21页 |
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的理论探究 | 第21-32页 |
一、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 | 第21-23页 |
(一) 国际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 | 第21-22页 |
(二)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 | 第22-23页 |
二、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的基本内涵 | 第23-25页 |
(一) 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经营的概念 | 第23-24页 |
(二)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的定义 | 第24页 |
(三)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与商业化经营的关系 | 第24-25页 |
三、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| 第25-30页 |
(一) 必须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发展规律 | 第25-27页 |
(二) 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发展规律 | 第27-28页 |
(三) 必须顺应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发展要求 | 第28-30页 |
四、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的积极意义 | 第30-32页 |
(一) 有利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| 第30页 |
(二) 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| 第30-31页 |
(三) 有利于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| 第31-32页 |
第二章 “芜湖铁画”产业化开发的发展历程 | 第32-37页 |
一、 “芜湖铁画”的历史发展概况 | 第32-33页 |
(一) “芜湖铁画”的产生及早期发展 | 第32页 |
(二) 建国后“芜湖铁画”的发展 | 第32-33页 |
二、 “芜湖铁画”产业化开发的动因 | 第33-34页 |
(一)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,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大趋势的影响 | 第33页 |
(二) “芜湖铁画”发展陷入瓶颈期,催生“芜湖铁画”产业化开发 | 第33-34页 |
(三) 芜湖市政府等对铁画发展的重视,加快铁画适度产业化开发的步伐 | 第34页 |
三、 “芜湖铁画”产业化开发的主要举措 | 第34-37页 |
(一) 鼓励群众参与,奠定文化空间的群众基础 | 第34-35页 |
(二) 发展相关生产企业,增强区域产业能力 | 第35页 |
(三) 发展行业协会,凝聚产业发展共识 | 第35页 |
(四) 扩大媒体宣传,增强群众对铁画的认识 | 第35-36页 |
(五) 规划铁画产业,为产业化开发谋篇布局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“芜湖铁画”产业化开发的实证分析 | 第37-46页 |
一、 “芜湖铁画”产业化开发实效调查 | 第37-42页 |
(一) 群众问卷调查分析 | 第37-39页 |
(二) 铁画工作人员问卷调查分析 | 第39-42页 |
二、 芜湖铁画产业化开发的评价 | 第42-46页 |
(一) 芜湖铁画产业化开发中值得借鉴之处 | 第42-43页 |
(二) 芜湖铁画产业化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3-46页 |
第四章 “芜湖铁画”产业化开发模式构建 | 第46-52页 |
一、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经验 | 第46-48页 |
(一)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经验 | 第46-47页 |
(二) 中国国内较为成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案例 | 第47-48页 |
二、 “芜湖铁画”产业化开发模式构建 | 第48-52页 |
(一) “芜湖铁画”产业化开发的产品开发模式 | 第48-49页 |
(二) “芜湖铁画”产业化开发的市场拓展模式 | 第49-51页 |
(三) “芜湖铁画”产业化开发的经营管理模式 | 第51-52页 |
第五章 “芜湖铁画”产业化开发的对策思考 | 第52-57页 |
一、 明确政府在“芜湖铁画”产业化开发中的主导作用 | 第52-53页 |
(一) 科学制定“芜湖铁画”产业化开发的发展规划 | 第52页 |
(二) 加大对“芜湖铁画”产业化开发的扶持力度 | 第52-53页 |
(三) 在法律框架内定位“芜湖铁画”的产业化开发 | 第53页 |
二、 发挥社会在“芜湖铁画”产业化开发中的主力作用 | 第53-55页 |
(一) 提高社会企业发展“芜湖铁画”的积极性 | 第53页 |
(二) 号召学界对其产业化开发的理论支撑 | 第53-54页 |
(三) 增强社会团体凝聚企业间共识的力度 | 第54页 |
(四) 调动传媒等的宣传推广和监督作用 | 第54-55页 |
三、 尊重人才在“芜湖铁画”产业化开发中的主体价值 | 第55-57页 |
(一) 激励传承人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| 第55页 |
(二) 引进高科技人才对“芜湖铁画”进行创新开发 | 第55页 |
(三) 培养创意人才实现“芜湖铁画”和市场的有效对接 | 第55-57页 |
结语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附录一:芜湖铁画产业化发展现状问卷调查(一) | 第64-66页 |
附录二:芜湖铁画产业化发展现状问卷调查(二) | 第66-68页 |
附:本人读研期间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