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2页 |
目录 | 第12-15页 |
图目录 | 第15-17页 |
表目录 | 第17-18页 |
主要缩略词 | 第18-1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9-39页 |
·核仁素为靶点的抗肿瘤作用研究概述 | 第19-23页 |
·核仁素的结构 | 第19页 |
·细胞膜核仁素发挥作用的相关配体 | 第19-22页 |
·以核仁素为靶点的抗肿瘤研究 | 第22-23页 |
·核酸适配子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概述 | 第23-31页 |
·SELEX技术 | 第24页 |
·适配子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| 第24-26页 |
·适配子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| 第26-27页 |
·适配子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| 第27-28页 |
·适配子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 | 第28-31页 |
·展望 | 第31页 |
·前言 | 第31-39页 |
第2章 体外选择性考察 | 第39-50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9-41页 |
·细胞系 | 第39页 |
·受试药物及试剂 | 第39-40页 |
·主要试剂的配置 | 第40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40-41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1-44页 |
·细胞冻存 | 第41页 |
·细胞复苏 | 第41-42页 |
·细胞传代 | 第42页 |
·荧光显微镜观察 | 第42-43页 |
·流式细胞仪检测 | 第43-44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44-50页 |
·荧光显微镜观察TP-AS1411对靶细胞/消减细胞的选择性 | 第44-48页 |
·流式细胞仪检测TP-AS1411与靶细胞/消减细胞结合的荧光强度 | 第48-50页 |
第3章 体内选择性考察 | 第50-55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50-51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50页 |
·细胞系 | 第50页 |
·受试药物及主要试剂 | 第50-51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51页 |
·主要试剂的配置 | 第51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1-53页 |
·细胞冻存 | 第51-52页 |
·细胞复苏 | 第52页 |
·细胞传代 | 第52页 |
·人源MiaPaCa-2细胞荷瘤BALB/c裸鼠模型的建立 | 第52页 |
·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| 第52页 |
·活体荧光成像技术检测 | 第52-53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53-55页 |
·活体荧光成像 | 第53-54页 |
·48小时后各个组织的荧光成像 | 第54-55页 |
第4章 体外抗肿瘤活性考察 | 第55-6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55-58页 |
·细胞系 | 第55-56页 |
·受试药物及主要试剂的配置 | 第56-57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57-5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8-64页 |
·细胞冻存 | 第58页 |
·细胞复苏 | 第58-59页 |
·细胞传代 | 第59页 |
·MTT | 第59-60页 |
·Western Blot | 第60-63页 |
·统计学分析 | 第63-64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64-68页 |
·体外对细胞杀伤力 | 第64-66页 |
·TP-AS1411对肿瘤血管新生相关蛋白VEGF的表达的影响 | 第66-68页 |
第5章 体内抗肿瘤效果评价 | 第68-80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68-70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68页 |
·细胞系 | 第68页 |
·受试药物及主要试剂 | 第68-69页 |
·受试药物及主要试剂配制 | 第69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69-7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70-73页 |
·细胞冻存 | 第70页 |
·细胞复苏 | 第70页 |
·细胞传代 | 第70页 |
·人源MiaPaCa-2细胞荷瘤BALB/c裸鼠模型的建立 | 第70页 |
·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| 第70-71页 |
·取材方法 | 第71页 |
·肿瘤的观测,测量与评价标准 | 第71页 |
·酶联免疫吸附反应(ELISA)检测荷瘤鼠外周血中VEGF含量 | 第71-72页 |
·统计学分析 | 第72-73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73-80页 |
·TP-AS1411对Mia PaCa-2细胞系异种异位移殖裸鼠模型的抑瘤作用 | 第73-79页 |
·酶联免疫吸附反应(ELISA)检测荷瘤鼠外周血中VEGF含量 | 第79-80页 |
结论 | 第80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