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3页 |
0.引言 | 第13-21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4-19页 |
·关于财务预测信息市场反应的文献综述 | 第14-15页 |
·关于财务预测信息准确性的文献综述 | 第15-16页 |
·关于财务预测信息准确性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| 第16-17页 |
·关于分析师财务预测的文献综述 | 第17-18页 |
·文献述评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9页 |
·论文基本框架 | 第19-21页 |
1. 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基本理论 | 第21-30页 |
·财务预测信息的基本概念 | 第21-23页 |
·财务预测信息的含义 | 第21页 |
·财务预测信息的内容 | 第21-22页 |
·财务预测信息的特点 | 第22-23页 |
·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方式 | 第23页 |
·制造业上市公司特点及其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特征分析 | 第23-27页 |
·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划分标准 | 第23-24页 |
·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特点 | 第24-26页 |
·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现状 | 第26-27页 |
·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| 第27-30页 |
·决策有用观理论 | 第27页 |
·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27-28页 |
·有效资本市场理论 | 第28-30页 |
2.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制度变迁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30-49页 |
·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制度变迁 | 第30-32页 |
·财务预测信息强制披露阶段 | 第30页 |
·财务预测信息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相结合阶段 | 第30-31页 |
·财务预测信息制度变迁的评价 | 第31-32页 |
·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| 第32-40页 |
·财务预测信息供给不足 | 第32-33页 |
·财务预测信息披露内容不全面 | 第33-36页 |
·财务预测信息披露准确性差 | 第36-38页 |
·财务预测信息存在虚假陈述 | 第38-39页 |
·财务预测信息披露不及时 | 第39-40页 |
·财务预测信息披露不规范 | 第40页 |
·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40-49页 |
·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 | 第40-41页 |
·财务预测信息供给成本高 | 第41-42页 |
·财务预测信息编制人员专业素质限制 | 第42-43页 |
·上市公司缺乏披露财务预测信息的主动性 | 第43-45页 |
·财务预测信息编制及披露制度不完善 | 第45-46页 |
·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问责、免责法律制度不健全 | 第46-47页 |
·社会监督未提供应有的专业支持 | 第47-49页 |
3. 美国公众公司财务预测信息披露制度及经验借鉴 | 第49-53页 |
·美国公众公司财务预测信息披露制度 | 第49-51页 |
·美国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内容 | 第49页 |
·美国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“安全港规则” | 第49-50页 |
·美国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财务分析师监督 | 第50-51页 |
·美国公众公司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启示 | 第51-53页 |
·建立完善的财务预测信息编制和披露准则 | 第51页 |
·建立完善的安全港规则 | 第51-52页 |
·拥有一支独立、专业、权威的财务分析师队伍 | 第52-53页 |
4. 完善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建议 | 第53-62页 |
·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 | 第53-57页 |
·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| 第53-54页 |
·明确管理当局对财务预测信息的编制责任 | 第54-55页 |
·提高财务预测信息编制人员专业素质 | 第55-56页 |
·提高制造业上市公司披露财务预测信息的主动性 | 第56-57页 |
·完善上市公司外部治理 | 第57-62页 |
·制定《财务预测信息编制准则》基本框架 | 第57-58页 |
·建立财务预测信息披露免责制度 | 第58-59页 |
·健全财务预测信息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制度 | 第59-60页 |
·完善社会监督以提供专业支持 | 第60-61页 |
·提高使用者对财务预测信息的有效需求 | 第61-62页 |
5. 结论 | 第62-64页 |
·本文的结论 | 第62页 |
·本文的不足 | 第62-63页 |
·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