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·研究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6-17页 |
·论文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| 第17-19页 |
·论文的总体思路 | 第17-18页 |
·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8-19页 |
·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 | 第19-21页 |
·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·论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基于 NOSQL 和企业私有云的 PDM 系统 | 第21-27页 |
·PDM 技术的概念 | 第21-22页 |
·PDM技术的概念 | 第21页 |
·传统 PDM 技术的问题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基于企业私有云的 PDM 体系架构 | 第22-23页 |
·基于 NOSQL 的 PDM 分布式文件系统(PDFS) | 第23-25页 |
·Master/Slave架构 | 第23-24页 |
·基于 NoSQL 的 PDFS 架构 | 第24-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一种基于热度反馈的数据均衡算法 | 第27-35页 |
·BLANCER 算法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基于热度反馈的数据均衡算(DBHF) | 第28-32页 |
·算法思想 | 第28-30页 |
·算法描述 | 第30-31页 |
·算法复杂度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实验分析 | 第32-34页 |
·实验数据与实验环境 | 第32页 |
·自动分片集群的伸缩性 | 第32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基于 NOSQL 技术的 PDM 数据完整性检查与控制 | 第35-47页 |
·触发器与认证数据结构 | 第35-36页 |
·基于可信日志的 PDM 数据完整性检查模型 | 第36-38页 |
·接口定义 | 第36-37页 |
·基于可信日志的数据完整性检查模型(Integrity Model based on the Trusted Log, IMTL) | 第37-38页 |
·基于可信日志的 PDM 数据完整性控制方案 | 第38-43页 |
·控制方案的总体架构 | 第38页 |
·协议链表的数据结构 | 第38-40页 |
·PL生成协议 | 第40-41页 |
·行为检查协议 | 第41-43页 |
·安全性证明与性能分析 | 第43-46页 |
·证据收集的安全性 | 第43-44页 |
·行为检查协议的安全性 | 第44-45页 |
·性能分析与测试 | 第45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7-51页 |
·基于 NOSQL 的 PDM 系统实施关键技术 | 第47-49页 |
·系统实施的技术路线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(含录用)的学术论文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