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3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4页 |
·子午线轮胎的结构特点 | 第14-15页 |
·绿色轮胎性能要求 | 第15-18页 |
·耐磨性 | 第16-17页 |
·滚动阻力 | 第17-18页 |
·抗湿滑性 | 第18页 |
·胎面胶配方设计 | 第18-28页 |
·胶种的选择 | 第18-25页 |
·补强填料的选择 | 第25-28页 |
·配合剂添加顺序对填料分散性的影响 | 第28页 |
·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| 第28-32页 |
·填料-填料相互作用表征 | 第29-30页 |
·填料-橡胶相互作用表征 | 第30-32页 |
·动态性能表征 | 第32页 |
·研究意义和内容 | 第32-34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32-3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33-34页 |
第二章 活性剂 DPG 添加顺序对 SSBR 与白炭黑相互作用的影响 | 第34-40页 |
·引言 | 第34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4-35页 |
·原材料 | 第34页 |
·配方及工艺 | 第34-35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35页 |
·测试方法 | 第3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5-39页 |
·门尼粘度和硫化特性 | 第35-36页 |
·物理机械性能 | 第36页 |
·活性剂 DPG 添加顺序对 SSBR 体系动态应变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活性剂 DPG 添加顺序对 SSBR 体系动态粘弹性能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三章 环保型 SSBR 与通用橡胶的并用研究 | 第40-52页 |
·引言 | 第40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0-42页 |
·原材料 | 第40页 |
·配方及工艺 | 第40-41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41页 |
·测试方法 | 第41-4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2-50页 |
·环保型 SSBR 共混胶料的性能 | 第42-45页 |
·溶聚丁苯橡胶/白炭黑的多重相互作用分析 | 第45-48页 |
·动态力学性能 | 第48-5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四章 环保型端基硅偶联 SSBR 与通用橡胶的并用研究 | 第52-64页 |
·引言 | 第52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52-53页 |
·原材料 | 第52页 |
·配方及工艺 | 第52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52页 |
·测试方法 | 第52-5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3-62页 |
·环保型端基硅偶联 SSBR 共混胶料的性能 | 第53-56页 |
·溶聚丁苯橡胶/白炭黑的多重相互作用分析 | 第56-60页 |
·动态力学性能 | 第60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第五章 白炭黑/炭黑/溶聚丁苯橡胶相互作用及其对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| 第64-75页 |
·引言 | 第64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64-65页 |
·原材料 | 第64页 |
·配方及工艺 | 第64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64-65页 |
·测试方法 | 第6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65-73页 |
·不同白炭黑/炭黑共混比对门尼粘度及硫化特性的影响 | 第65-66页 |
·不同白炭黑/炭黑共混比对基本物理性能的影响 | 第66-67页 |
·白炭黑/炭黑/溶聚丁苯橡胶相互作用分析 | 第67-72页 |
·不同白炭黑/炭黑共混比对动态粘弹性能的影响 | 第72-7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3-75页 |
结论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
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 | 第82-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