柞蚕脂肪酸的提取分离及鉴定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9-18页 |
·柞蚕蛾的研究进展 | 第10-14页 |
·柞蚕蛾的分布及用途 | 第10页 |
·柞蚕蛾油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| 第10-11页 |
·柞蚕油的应用及功能 | 第11-14页 |
·柞蚕卵繁殖赤眼蜂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·生物防治的重要性 | 第14页 |
·赤眼蜂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利用柞蚕卵作为中间寄主繁殖赤眼蜂的研究现状 | 第15页 |
·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5-18页 |
·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应用 | 第15-16页 |
·赤眼蜂工厂化生产 | 第16-17页 |
·本研究的意义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柞蚕蛾油的提取工艺优化 | 第18-24页 |
·试验材料与仪器 | 第18-19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18页 |
·实验仪器及药品 | 第18页 |
·蚕蛾油提取工艺流程 | 第18-19页 |
·蚕蛾油的提取方法 | 第19页 |
·索式提取法 | 第19页 |
·浸提法 | 第19页 |
·超声波提取法 | 第1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19-22页 |
·蚕蛾油收率计算方法 | 第19页 |
·蚕蛾油提取结果 | 第19-2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2页 |
·雌蛾残渣油的提取及与赤眼蜂大生产的结合工艺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蚕蛾油脂肪酸的分析 | 第24-29页 |
·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2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4页 |
·试验仪器 | 第2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4-26页 |
·脂肪油的甲酯化 | 第24页 |
·GC-MS分析条件 | 第24-25页 |
·蚕蛹油脂肪酸的成分分析 | 第25-2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6-28页 |
·GC-MS分析结果 | 第26-28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8-29页 |
第四章 脂肪酸的柱层析 | 第29-33页 |
·实验仪器及试剂 | 第29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9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29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9-31页 |
·薄层层析法 | 第29-30页 |
·硅胶柱层析分离法 | 第30-31页 |
·分离结果 | 第31-33页 |
第五章 柞蚕蛹不同积温下蚕蛹油的含量变化 | 第33-36页 |
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33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3页 |
·实验仪器及药品 | 第3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3-34页 |
·柞蚕蛹期积温 | 第33-34页 |
·蚕蛹的预处理 | 第34页 |
·柞蚕蛹油提取方法 | 第34页 |
·提取结果及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不同积温条件下干重的变化 | 第34-35页 |
·不同积温条件下蚕蛹油产率的变化 | 第35-36页 |
第六章 柞蚕蛹期和成虫期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的变化 | 第36-45页 |
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36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6页 |
·实验仪器及药品 | 第36页 |
·实验材料的准备 | 第36-37页 |
·供试品的制备 | 第36-37页 |
·对照溶液的制备 | 第37页 |
·脂肪酸含量计算 | 第37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7-44页 |
·柞蚕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| 第37-40页 |
·8个品种柞蚕雄蛾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| 第40-42页 |
·柞蚕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| 第42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45-47页 |
·结论 | 第45-46页 |
·柞蚕油提取方法的优化 | 第45页 |
·柞蚕油脂肪酸成分的分析 | 第45页 |
·柞蚕8个品种的脂肪酸含量对比 | 第45-46页 |
·需要解决的问题 | 第46页 |
·前景展望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