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宗教论文--佛教论文--佛教组织及寺院论文

扎什伦布寺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目录第6-10页
第1章 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·课题来源第10页
   ·研究对象第10页
   ·课题的研究目的、内容和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目的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内容第11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2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的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的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·研究思路与框架第15-16页
 参考文献及注释第16-17页
第2章 格鲁派的兴起与扎什伦布寺的发展第17-33页
   ·格鲁派的兴起第17-19页
     ·藏传佛教的发展概况第17页
     ·黄教产生的历史背景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格鲁派的创立第18-19页
   ·格鲁派主要寺庙及其组织形式第19-21页
   ·扎什伦布寺概述第21-22页
   ·历代班禅与扎什伦布寺第22-31页
     ·一世班禅克珠杰第22-23页
     ·二世班禅索南确朗第23页
     ·三世班禅罗桑丹珠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四世班禅罗桑曲结坚赞第24-25页
     ·五世班禅罗桑益喜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六世班禅罗桑华丹益喜第26-27页
     ·七世班禅丹白尼玛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八世班禅丹白旺修第28页
     ·九世班禅曲吉尼玛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十世班禅确吉坚赞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十一世班禅坚赞诺布第30-3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1-32页
 参考文献及注释第32-33页
第3章 扎寺的选址与布局第33-53页
   ·班禅驻地日喀则第33-35页
   ·扎寺的选址第35-39页
     ·多元文化对寺庙选址的影响第35-37页
     ·扎什伦布寺的选址传说第37页
     ·扎寺的选址第37-39页
   ·扎寺的布局第39-51页
     ·建筑群历史分析第40-44页
     ·扎寺内经堂的发展与演变第44-47页
     ·扎寺道路空间分析第47-5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1-52页
 参考文献及注释第52-53页
第4章 扎什伦布寺建筑特色第53-95页
   ·建筑类型分析第53-78页
     ·佛殿第53-61页
     ·措钦大殿第61-65页
     ·扎仓第65-71页
     ·活佛拉章与康村(米村)第71-78页
     ·附属用房第78页
   ·扎什伦布寺建筑平面形制第78-81页
     ·措钦大殿平面形制第80页
     ·佛殿及灵塔殿平面形制第80页
     ·僧舍平面形制第80-81页
   ·建筑空间特点第81-87页
     ·形体稳固第81-82页
     ·体量巨大第82页
     ·具有特点的建筑细部第82-83页
     ·建筑色彩第83-85页
     ·对比强烈第85-87页
   ·宗教活动与建筑第87-92页
     ·展佛台与展佛节第87-89页
     ·跳神台与金刚神舞第89-90页
     ·煩桑第90-91页
     ·燃灯节第91页
     ·天降节第91页
     ·藏族多节日的原因第91-9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2-94页
 参考文献及注释第94-95页
第5章 传统建筑工艺的传承第95-104页
   ·藏族传统施工队伍结构第95-96页
   ·传统建筑工艺第96-102页
     ·砌筑技术第96-97页
     ·木作技术第97-100页
     ·鎏金技术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·阿嘎土技术第101-10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2-103页
 参考文献及注释第103-104页
结语第104-105页
参考文献第105-108页
附录第108-178页
成果第178-179页
致谢第179页

论文共1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西藏丁青县本教寺庙研究--以孜珠寺为例
下一篇:高校学生对奢侈品的潜在消费动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