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详细摘要 | 第7-10页 |
| Detailed Abstract | 第10-17页 |
| 1 绪论 | 第17-31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7-18页 |
| ·自燃煤矸石山覆压阻燃原理 | 第18-22页 |
| ·煤矸石山自燃过程分析 | 第18-19页 |
| ·覆压阻燃原理及参数分析 | 第19-20页 |
| ·覆盖阻燃的影响因素 | 第20-21页 |
| ·压实阻燃的影响因素 | 第21-22页 |
| ·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22-26页 |
| ·煤矸石山治理技术的研究综述 | 第22-25页 |
| ·覆盖碾压法在矿山废弃地治理中的应用 | 第25-26页 |
| ·存在的问题 | 第26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6-27页 |
| ·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| 第27-28页 |
| 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27-28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2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8-31页 |
| 2 试验材料与设备 | 第31-37页 |
| ·试验材料基本性质 | 第31-33页 |
| ·试验材料的粒径与比重分析 | 第31-32页 |
| ·试验材料的压实特性 | 第32-33页 |
| ·试验设备装置与原理 | 第33-35页 |
| ·试验设备装置 | 第33-34页 |
| ·试验设备测试原理与方法 | 第34页 |
| ·试验设备测试参数 | 第34-3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| 3 不同含水率土壤材料构建隔离层的参数研究 | 第37-61页 |
| ·引言 | 第37页 |
| ·试验设计 | 第37-39页 |
| ·试验操作步骤 | 第37-39页 |
| ·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39页 |
| ·含水率对土壤材料构建隔离层空气阻隔性的影响 | 第39-44页 |
| ·含水率对土壤材料构建隔离层空气渗流速度的影响 | 第40-43页 |
| ·含水率对土壤材料构建隔离层空气渗透率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| ·土壤材料构建隔离层空气阻隔性对不同压实功的响应 | 第44-50页 |
| ·土壤材料构建隔离层空气渗流速度对压实功的响应 | 第44-45页 |
| ·土壤材料构建隔离层空气渗透率对压实功的响应 | 第45-46页 |
| ·土壤材料构建隔离层容重与空气渗流速度的关系 | 第46-48页 |
| ·通气孔隙度与空气渗流速度的关系 | 第48-49页 |
| ·土壤材料构建隔离层压实功与容重的关系 | 第49-50页 |
| ·不同覆盖厚度土壤材料构建隔离层空气阻隔性的变化 | 第50-55页 |
| ·讨论 | 第55-5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8-61页 |
| 4 不同含水率土壤与粉煤灰混合材料构建隔离层的参数研究 | 第61-83页 |
| ·引言 | 第61-62页 |
| ·试验设计 | 第62页 |
| ·试验操作步骤 | 第62页 |
| ·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62页 |
| ·含水率对混合材料构建隔离层空气阻隔性的影响 | 第62-66页 |
| ·含水率对混合材料构建隔离层空气渗流速度的影响 | 第62-66页 |
| ·含水率对混合材料构建隔离层空气渗透率的影响 | 第66页 |
| ·混合材料构建隔离层空气阻隔性对不同压实功的响应 | 第66-73页 |
| ·混合材料构建隔离层空气渗流速度对压实功的响应 | 第67-68页 |
| ·混合材料构建隔离层空气渗透率对压实功的响应 | 第68-69页 |
| ·混合材料构建隔离层容重与空气渗流速度的关系 | 第69-71页 |
| ·通气孔隙度与空气渗流速度的关系 | 第71页 |
| ·混合材料构建隔离层压实功与容重的关系 | 第71-73页 |
| ·不同覆盖厚度混合材料构建隔离层空气阻隔性的变化 | 第73-77页 |
| ·讨论 | 第77-8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0-83页 |
| 5 两种材料构建隔离层空气阻隔性与用土量的比较 | 第83-89页 |
| ·引言 | 第83页 |
| ·试验设计 | 第83-84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84-8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7-89页 |
| 6 隔离层空气阻隔性随时间的变化 | 第89-105页 |
| ·引言 | 第89页 |
| ·不同压差对隔离层空气阻隔性的影响 | 第89-97页 |
| ·试验设计 | 第89-90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90-97页 |
| ·隔离层空气阻隔性对时间的响应 | 第97-102页 |
| ·试验设计 | 第97-98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98-102页 |
| ·讨论 | 第102-10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03-105页 |
| 7 结论与展望 | 第105-111页 |
| ·研究成果与结论 | 第105-107页 |
| ·创新点 | 第107-108页 |
| ·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| 第108-11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11-117页 |
| 致谢 | 第117-119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119页 |
|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19-120页 |
|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| 第120页 |
| 专利 | 第120页 |
| 主要获奖 | 第12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