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插图和附表清单 | 第8-9页 |
缩略语表 | 第9-10页 |
1 引言 | 第10-27页 |
·肾的一般结构 | 第10-11页 |
·肾脏的生理功能 | 第11-13页 |
·排泄代谢产物 | 第11-12页 |
·调节水平衡 | 第12页 |
·调节电解质平衡 | 第12-13页 |
·调节酸碱平衡 | 第13页 |
·肾脏的内分泌功能 | 第13页 |
·犬慢性肾脏衰竭 | 第13-22页 |
·慢性肾脏衰竭的发生机制 | 第14-18页 |
·病因 | 第18页 |
·临床诊断线索及方法 | 第18-22页 |
·犬慢性肾脏衰竭的治疗 | 第22-26页 |
·饮食管理 | 第23-24页 |
·控制呕吐和食欲不振 | 第24-25页 |
·激素替代疗法 | 第25页 |
·高血压治疗 | 第25页 |
·透析和肾脏移植 | 第25-26页 |
·中医治疗 | 第26页 |
·新药品及新的治疗方法 | 第26页 |
·病程和预后 | 第26页 |
·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6-27页 |
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| 第27-29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7页 |
·临床病例 | 第27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7页 |
·所需药品 | 第2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7-29页 |
·临床资料统计 | 第27-28页 |
·液相关指标检查 | 第28页 |
·尿液检查 | 第28页 |
·影像学检查 | 第28页 |
·患犬分期 | 第28页 |
·对患犬进行治疗并记录治疗后指标 | 第28-29页 |
·生存时间 | 第29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29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9-39页 |
·临床症状 | 第29页 |
·血液相关指标 | 第29-30页 |
·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变化 | 第29-30页 |
·血清肌酐、尿素氮、磷含量变化 | 第30页 |
·液钠、钾含量及pH值变化 | 第30页 |
·影像学检查 | 第30-33页 |
·X射线检查 | 第30-31页 |
·超声波检查 | 第31-33页 |
·尿液检查 | 第33页 |
·品种与犬慢性肾脏衰竭的关系 | 第33-34页 |
·年龄与犬慢性肾脏衰竭的关系 | 第34页 |
·性别与犬慢性肾脏衰竭的关系 | 第34-35页 |
·日常饮食与犬肾脏衰竭的关系 | 第35-36页 |
·发病时间与肾脏衰竭的关系 | 第36页 |
·病犬肾脏衰竭分期情况 | 第36-37页 |
·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在不同肾衰阶段的分布 | 第37-38页 |
·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浓度变化 | 第37页 |
·血清肌酐、尿素氮、磷浓度变化 | 第37页 |
·液钠离子、钾离子浓度及pH值变化 | 第37-38页 |
·尿比重变化 | 第38页 |
·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比较 | 第38-39页 |
·半年内的生存时间 | 第39页 |
4 讨论 | 第39-43页 |
·年龄、品种、饮食习惯与犬慢性肾脏衰竭关系 | 第39页 |
·液相关指标与慢性肾脏衰竭的关系 | 第39-42页 |
·细胞数、血红蛋白含量与慢性肾脏衰竭的关系 | 第39-40页 |
·血清中肌酐、尿素氮、磷的浓度与慢性肾脏衰竭的关系 | 第40-41页 |
·血液中钠离子、钾离子浓度、pH值与慢性肾脏衰竭的关系 | 第41-42页 |
·尿比重、蛋白尿与慢性肾脏衰竭的关系 | 第42页 |
·影像学变化与慢性肾脏衰竭的关系 | 第42-43页 |
·犬慢性肾脏衰竭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| 第43页 |
·呼和浩特地区犬慢性肾脏衰竭治疗现状 | 第43页 |
5 结论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