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绪论 | 第7-9页 |
一、 司法实践中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变化 | 第9-12页 |
(一) 新《民事诉讼法》实施前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典型案例 | 第9-11页 |
(二) 现行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典型案例 | 第11-12页 |
二、 民事公益诉讼原告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12-15页 |
(一) 排除公民作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 | 第12-13页 |
(二) 法律未明确赋予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 | 第13页 |
(三) 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范围狭窄 | 第13-15页 |
三、 完善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制度的建议 | 第15-23页 |
(一) 赋予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 | 第15-17页 |
1. 检察机关作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理论依据 | 第15-16页 |
2. 检察机关作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可行性 | 第16-17页 |
3.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形式 | 第17页 |
(二) 赋予公民个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 | 第17-19页 |
1. 公民个人作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理论依据 | 第17-18页 |
2. 公民个人作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可行性 | 第18-19页 |
3. 增设防止公民滥诉机制 | 第19页 |
(三) 扩大社会团体作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范围 | 第19-21页 |
1. 社会团体作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理论依据 | 第20页 |
2. 社会团体作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可行性 | 第20页 |
3. 社会团体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 | 第20-21页 |
(四) 限制行政机关作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范围 | 第21-23页 |
1. 行政机关作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可行性 | 第21-22页 |
2. 行政机关作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弊端 | 第22页 |
3. 行政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程序限制 | 第22-23页 |
结语 | 第23-2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4-26页 |
致谢 | 第26页 |